静脉曲张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壁薄弱及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使血管突出皮肤表面。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8.6%,其中45岁以上为16.4%。(数据来源:褚延魁.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现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4(12):.) 静脉曲张的分级 国际静脉联盟和相关的一些委员会为下肢静脉疾病制定的定性及定量的评价标准为准则,即CEAP分类标准来进行分级。其中C分类主要针对临床诊断,根据下肢静脉疾病出现的主要体征将其分成各个不同的级别(下图):(掌握这个最简单的静脉曲张评估方法,遇到家人或者朋友有静脉曲张,你就可以转发这篇文章给他/她了。) 采用 C0无体征 无可视或可触及的静脉病体征。简单的说就是看不到曲张的静脉团块,但是有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包括活动后肢体酸胀沉重、疲倦乏力等,俗称“不安定腿”。 C1极早期 有三种不同的表现: 毛细血管扩张,持久性扩张的真皮内小静脉,红色,直径小于1mm,呈线状或丝状。 网状静脉,持久性的扩张的真皮内小静脉,蓝色,直径大于1mm,小于3mm,通常呈扭曲状,不同于正常脾内小静脉。 冠状静脉扩张,是指足内外侧近内外踝的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呈扇形排列,与溃疡好发部位一致,往往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进展的临床表现。 临床指导意义 C1级仅仅为美容问题,不一定会发展为静脉曲张,一般无需治疗。 C2早期 浅静脉曲张,是指皮下扩张的静脉直径大于等于3mm 临床指导意义 C2级期间发展较缓慢,需要观察,最好预约医生进行血管超声评估。 C3中期 静脉性水肿。有将近半数的病人可伴有肢体不同程度的水肿,主要表现在活动后的水肿,经过一天的活动或较长时间的站立、行走后水肿明显,而晨起水肿轻微或消失,即“晨轻暮重”的表现。静脉曲张引起的肢体肿胀一般发生在踝部,可延伸到小腿,但足背部的肿胀常常不是静脉曲张引起的。 临床指导意义 C2-3期是比较好的治疗时机,因为大部分的临床症状在手术后可以逆转。 C4中晚期 皮肤营养性改变,最常见有三种表现: 色素沉着,早期的皮肤改变为浅黑色色素沉着,常见于踝周,可向小腿及足部扩展。 湿疹,表现为红斑、水泡、渗出或鳞屑状红斑,严重者可累及整个下肢,又称淤积性皮炎。 脂质硬皮症,表现为患肢皮肤局限性硬化,可伴有瘢痕、挛缩,涉及皮肤、皮下组织、甚至筋膜,是严重的皮肤病变,伴有急性皮下组织炎时,局部皮肤发红、触痛。 临床指导意义 外用药物仅能起到短暂的控制作用,只有寻求彻底的手术治疗,才能避免继续进展为静脉溃疡。近年来,临床上主要采用注射硬化剂、电凝术及激光治疗等方法,虽然在手术过程中避免了创伤面大、出血较多等缺点,但患者术后疼痛,复发率高等问题仍存在。 C5、C6晚期 C5、C6比较好理解,都是静脉曲张合并了溃疡形成,C5的情况,溃疡能自行愈合,而C6是指溃疡迟迟不愈合的情况。 临床指导意义 5-6级属于下肢静脉曲张晚期。处于这两个分级的患者除了积极手术之外,还需要结合加压治疗(穿医学弹力袜),甚至需要长期使用静脉活性药物。 静脉曲张的注意事项 穿弹力袜 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平时可以穿弹力袜,通过包裹下肢形成梯度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曲张加重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避免久坐 久坐不仅容易让下肢静脉曲张变得更加严重,而且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坐半个小时之后应站起来活动一下;如果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考虑选择可以坐可以不坐的工作,防止病情加重。 按摩腿部 按摩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因为有些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腿部会出现浮肿等情况,用手进行按摩就会让这些症状有所缓解。 注意饮食 辛辣油腻的食物会容易让下肢动脉曲张变得更加严重。饮食方面尽量要清淡一些,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让下肢静脉曲张可以尽快好起来。 本文由编辑整理发布,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北京治疗白癜风疾病哪家好白癜风诚信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