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武汉刘女士泡脚身亡”的新闻刷屏: 难道我们连开心地泡脚都不行了吗? 然而,小编检索了一下新闻,发现这位倒霉的“刘女士”自年开始,每年都要因为泡脚“牺牲”一次: 泡脚真有这么可怕吗? 专家医生表示 热水泡脚是深受大家喜爱的足部保健方法。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新陈代谢。 但热水泡脚也并非适合所有人。患有动脉炎、静脉曲张、脉管炎的人,糖尿病患者、孕妇、女性经期都不适合热水泡脚。 医生提醒 有脑血管基础性疾病的市民,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身体遭受冷暖刺激;少用过热的水洗澡、泡脚,少喝酒,避免情绪激动。同时,还应定时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 虽然“网上新闻”是假,但是泡脚也是有讲究的。热水泡脚也称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同时,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是,热水泡脚并不是每个人都合适的,有些禁忌您一定要注意。以下人群热水泡脚要当心 1、急性疾病人群 有头痛、头晕、气喘、咳嗽等症状,冠心病频发、血压不稳定患者最好不要泡脚。 2、下肢动脉闭塞,有静脉血栓者 下肢动脉闭塞的表现虽然是下肢缺血,可是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而且医学研究表明:周围温度的升高,可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加重缺血。 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往往比较麻木,如果水温过高没能察觉,可能会烫伤皮肤,导致糖尿病足,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截肢! 4、低血压人群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血压更低。 5、体质虚弱人群 身体虚弱的人,泡脚可能会引起流汗、头晕,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6、孕妇 由于现在的孕妇不常走动,泡脚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动胎气,所以建议孕妇最好不要泡脚。 7、婴幼儿没必要泡脚 小孩是“纯阳之体”,本身容易发热、上火。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特别是婴幼儿,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烫了,所以,对于婴幼儿来讲,不建议泡脚。 那么,冬季如何泡脚效果更佳? ■泡脚选用木桶比较好 因为木头与水、中药(中药浴足保健)不容易产生反应,而塑料或者金属材质的盆则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对水质有所影响,而木桶保持中药的效果会好一些。 ■泡脚最佳时间为晚上7~9时 这个时间段也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候,此这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另外,小编良心建议,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 ■最适宜的泡脚时长在15~30分钟内 在泡脚过程中,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过长会给心脏增负担。 ■泡脚最佳水温42℃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水温在38到-43度之间是最适宜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度C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度C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经常搓动。 ■不一定要出汗才算有效 泡完脚后腿部感觉轻松就可以,不一定非要泡出汗,只有患感冒的人才需要泡出汗,而正常人则是不需要的,而且在秋冬季节或者空调房间内出汗也极易着凉。 另外,饭后半个小时内不宜泡脚,否则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而且在过于饥饿的情况下也不宜泡脚,泡脚最好是在睡觉之前,效果会比较好。 泡脚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的学问很多,只有掌握了泡脚的诀窍,才能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起到泡脚养生的作用。 往期精彩回顾 冬至快乐——年末的聚会妹子晒体检报告,有个指标爆表,6位同事都感染了......网友吓傻:我症状一样啊致父母:孩子该养成的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读懂体检报告,击破各项肥胖指标烟酒不沾不到30竟然查出了肝癌!医生:吃这些比烟酒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