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对全民普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几类药物,大家一定要注意!极易引发脑中风,有时候连大夫都会用错! 一、解热镇痛药 有的患者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进行退热,这类药会促使人体大量出汗,使体温下降。伴有呕吐、腹泻的中年患者,发汗后会致使机体严重缺水,使血液浓缩,增加黏滞性,致血栓形成。 二、促凝血药 当中年人发生血性疾病时,常会使用止血敏、安络血等促凝血的药物来止血。而这些药物如使用过量,会促使血栓的形成。患有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的中年患者,血液极易凝固,形成血栓,会发生脑卒中。 三、利尿药 速尿、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功效是用于治疗水肿,会促使体内电解质及水的排出。如使用剂量过大,尿液的排出太多,这会造成体内水分大量流失,使血液更加浓缩,导致脑血管栓塞。 四、降压药 很多中年人出现血压升高时,便将多种药混在一起吃,以便更快达到降压目的。这样的吃药方法极为错误,如在极短的时间里服用了大量药物让血压很快降下来,会使脑动脉硬化,发生脑部供血不足,血流缓慢,血液凝聚,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