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碰到这样一位患者,67岁男性,因为“突发头痛2小时”入院,急查头颅CT结果提示左侧大脑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估计5ml。虽然老年人脑出血并不少见,但造成该患者脑出血的原因却非常值得去提醒大家的。 原来该患者以前有肝硬化病史,一次体检发现右侧颈动脉有一处斑块,他非常担心斑块会扩大堵塞血管,同时他听别人说吃阿司匹林可以使斑块消失,于是就自行购买阿司匹林来吃,并且已经连续吃了大半年,医院做过任何检查,直到这次脑出血入院。医生告诉患者家属,他其实并不适合吃阿司匹林,而且这次的脑出血也正是吃了阿司匹林后引发的。 为何该患者不适合吃阿司匹林?有斑块就要服用阿司匹林?#辟谣# 该患者已经出现了颈动脉斑块,为何还不适合吃阿司匹林呢? 大家都知道,阿司匹林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已毋庸置疑,年抗栓治疗研究协作组汇总分析了国外6项采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总的严重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成比例降低2%,主要冠状动脉事件风险降低23%。 但即便如此,也并非所有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的情况都需要吃阿司匹林。根据相关指南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前需要充分评估出血和获益风险,只有当获益风险大于出血风险时,患者才能够从服用阿司匹林中获益。 而这位患者本身有肝硬化病史,肝硬化会导致脾功能亢进,诱发血小板减少,属于出血风险的高危患者,而且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指征方面,该患者除了高龄和一处颈动脉斑块,并无其他高危因素存在,所以使用阿司匹林指征也并不十分明确,因此综合评估下医生判断该患者并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是正确的。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适用于哪些人群?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主要针对无冠心病或脑卒中病史的成年人,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服用阿司匹林。指南建议,以下几类人群适合服用小剂量(75-00mg/天)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结合年龄、有无高血压、甘油三酯和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否吸烟、体重指数等指标综合评估0年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0%; (2)年龄≥50岁且伴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任意一项者; (3)高血压患者当血压控制良好且伴有吸烟、高密度脂蛋白水平<.0mmol/L、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中的至少两项; (4)慢性肾脏疾病且肾小球滤过率在30-45ml/min;(5)或者同时具备以下5项高危因素中的4项:吸烟、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异常。 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什么? .用药前必须评估出血风险,包括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以及近期是否存在出血病史。 2.一些患者可能会对阿司匹林过敏,会出现呼吸困难、哮喘发作、皮疹等过敏症状。 3.用药期间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并且时刻注意有无胃肠道不适如上腹痛、解黑便等情况。 总之,阿司匹林虽好,但服用还是需要非常谨慎,应该充分评估风险与获益,以免错误服用导致严重的后果出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