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顺利,35岁的王建峰将迎来第4个肾。10年前,母亲将一个肾赠与他,如今父亲还要给他一个。 他是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御宝村一户农家“最聪明的”小儿子,长大后又进了宝鸡市一家省级事业单位,当了技术干部。他成了一个小家庭的顶梁柱,一个1岁女孩儿的父亲,但疾病拖着生活一直下沉,让他变成这个国家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之一。他拼命挣扎,时常有“溺水的感觉”,生死关头只能回头求助于父母的血肉之躯。 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到年,每年每例等待的病人中,只有一位能最终获得肾移植。这样的机会,他被赠与了两次。 10年前,母亲苏芳侠作出捐肾决定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那时,打篮球突然晕倒的二儿子被确诊为肾衰竭晚期,而“这个家丈夫和大儿子都是顶梁柱不能倒下,看病欠的十几万元还需要丈夫和大儿子拼命干活挣钱去还。” 今年春末,王建峰又频繁地因为医院。6月份,老俩口接到儿子在家中晕倒被送往急救的电话,去医院的车上没人崩溃,也没人说话。他们已经隐隐有预感,那颗肾换来的平安岁月快到期了。 急救出院后,王建峰小心生活。他需要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