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经济舱综合症下肢深静脉血栓

时间:2017-6-16 5:29:20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经济舱综合症”

一词最早出现在年10月。当时,一名28岁的英国妇女乘坐飞机从澳大利亚经过长达20多个小时的旅行后,一到伦敦机场便昏倒在地,2医院不治死亡。经检查发现,这名妇女得了一种奇怪的病症,因为病症特殊,科学家将其命名为“经济舱综合症”,泛指乘客因乘坐飞机所造成的综合病症。几年来,经过各国科学家的深入研究,“经济舱综合症”的病因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南非科学家近期对该病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揭开“经济舱综合症”的秘密。

“经济舱综合症”的学名为深度静脉血栓症,是指长期空中飞行时,乘客静脉内产生大量血栓,这些血栓流经身体内的一些重要器官时,造成血管堵塞,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年4月到5月间,南非金山大学的科学家花费万兰特,历时30天,对此间由南非约翰内斯堡飞往英国伦敦的名乘客进行了追踪研究,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针对“经济舱综合症”所做的最大规模的研究工作。在此次研究中,接受调查的旅客被要求在登机前和飞机落地后分别接受血液检查,随后将血液样品分别进行化验和鉴定,以确定旅客经过长期旅行后血样中融栓二聚体(D-Dimer)的变化情况。融栓二聚体是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溶解体内出现的血栓,当体内血栓增加时,融栓二聚体的含量就会增加。因此融栓二聚体普遍被用来作为检测血栓的一个重要指标。

年7月,南非金山大学公布了关于“经济舱综合症”的最新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成果和以前的调查数据存在很大差距,也更正了以前对“经济舱综合症”的种种不正确认识,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南非最新一期《南非医学杂志》上。

不坐经济舱也患病

从“经济舱综合症”的字面意义来判断,经济舱似乎是“经济舱综合症”的罪魁祸首,但此次研究成果的结论却令专家大跌眼镜。接受调查的名乘客,名乘坐经济舱,人乘坐商务舱。共有74名乘客体内出现融栓二聚体含量升高的现象,占总人数的8%,这说明这些乘客体内血栓的浓度有所增加。在这74名乘客中,有22名来自商务舱,占商务舱乘客的12%;其余52名乘客来自经济舱,占乘客人数的7%。这项结果表明,通常人们印象中的“经济舱综合症”不只出现在经济舱,商务舱甚至头等舱也会导致“经济舱综合症”。

发病原因与遗传有关

以往人们认为,“经济舱综合症”的诱因是飞机上活动空间狭小,乘客无法获得足够的活动空间,导致静脉回流发生困难,引起血栓浓度增加。基于以上认识,专家告诫人们,乘坐飞机时要适当增加锻炼,多喝一些含果汁的饮料,这样对预防“经济舱综合症”大有好处。有些专家还建议,乘客乘坐飞机时要带一些阿斯匹林之类的药物。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可以缓解症状。然而此次研究结果却完全否定了上述预防措施。

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舱综合症”的发生与增加机上锻炼时间、多喝果汁饮料完全没有相关关系,增加锻炼时间和进食果汁饮料并不能预防“经济舱综合症”的发生。另一方面,阿斯匹林只对动脉血栓有效,对静脉血栓则不起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基于此,有些专家甚至建议,在飞机上进行伤病治疗时,尽量不要使用阿斯匹林,防止出现负面效果。

此项研究结果的数据表明,真正与“经济舱综合症”相关的因素是体内凝血因子突变,这个因素是由人体遗传所决定的。此项研究结果还表明,白人和南非印度后裔更容易患“经济舱综合症”,而黑人患“经济舱综合症”的概率非常低。

此前的研究表明,大约有10%的乘客长时间乘坐飞机会引发“经济舱综合症”。

“经济舱综合症”可预防

此项研究是针对“经济舱综合症”最全面的一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舱综合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稍加预防乘客是不会得此病的。对此,专家建议,正确的医院确定自己的体质。对于那些有血栓史或高危血栓因素的乘客来说,在飞机起飞后适当注射抗凝血的药物并穿着医疗抗血栓压力(医疗压力带)带来预防。如果没有血栓遗传史或不是血栓高危人群最好穿着医疗抗血栓压力带(医疗压力带)来预防,可有效预防“经济舱综合症”。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价格是不是很高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by/78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