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现年68岁,耳顺之年身体依然硬朗,平时遛个弯、买个菜,还能顺带把孙子的接送任务给包圆儿了,天伦自乐不亦乐乎。4天前,梁伯伯突然发现右侧小腿肿了,伴有疼痛、酸胀感;休息几天也没见症状缓解,梁伯伯来到医院就诊。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彩超检查提示“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CTA提示“右肺动脉近端血栓形成”。介入血管外科庞鹏飞主任详细了解病情后,及时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下肢静脉抽栓溶栓术。术后第3天,梁伯伯的小腿消肿了;术后第6天复查,“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右肺动脉血栓”都消失不见了。 图12术前下肢静脉造影示:左侧髂静脉及股静脉血栓形成 图34术后复查下肢静脉造影示:左侧髂静脉及股静脉血流通畅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年发生率约为0.1%-0.2%,其中50%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栓塞。在急性期,当肺动脉瞬间被栓塞低于20%,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当栓塞大于50%,则会出现胸痛、咯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当栓塞大于80%,则可能发生猝死。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基本是抗凝,但依靠单纯抗凝治疗,DVT患者2年内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syndrome,PTS)的比率仍高达40%;PTS大多表现为下肢肿胀、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及慢性溃疡难以愈合,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老烂腿”。相比之下,DVT患者早期进行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thrombolysis,CDT)或者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mechanicalthrombectomy,PMT),可以尽早开通静脉血流,保护静脉瓣膜功能,降低日后PTS的发病率。 最后提醒大家,预防DVT的发生,更加重要;尤其对于伴有DVT高危因素的群体,例如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及高龄的人群,平时要积极主动或被动活动双下肢,避免DVT的发生。 专家简介 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