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四项孕妇参考范围好文摘译第二期

时间:2021-8-28 13:17:25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凝血V课堂好文摘译第二期来啦!上一期我们分享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PA(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的定量监测

好文摘译(点击蓝色标题即可查看)。本期好文摘译带来医院张文静、乔艳、吴瑀峰等老师发表在《THE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aecologyResearch》的学术论文:Trimester-specificreferenceintervalsofTAT,TM,tPAI-CandPICforhealthyChinesepregnantwomen。众所周知,准确可靠的实验室结果和适用的参考区间是健康评估、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或选择适宜可靠的参考区间是临床实验室做好医疗服务和质量保证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对血栓四项(TAT、PIC、TM、tPAI·C)在孕产妇人群的测定参考区间做了课题研究,值得借鉴和参考。经作者授权,现将文章分享给各位老师。为了便于阅读,小编提炼了一些要点,并翻译了摘要部分,供参考。如需原文,欢迎留言联系小编。

重点提要

1.为了降低产前和产后的出血风险,并在怀孕和分娩期间维持胎盘功能,生理性高凝状态伴随着整个妊娠期。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状态可能导致孕产妇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50倍,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产科原因之一。参考区间是医学中最强大的医疗决策工具,用于临床医生正确解释实验室结果,对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非妊娠妇女或健康男性的凝血项目参考区间不适用于孕产妇,可能影响妊娠期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TAT、TM、tPAI·C、PIC是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内皮系统的新指标。在将这些指标普遍用于妊娠期间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疾病的临床评估之前,因此,有必要为健康孕产妇建立参考区间。2.孕产妇许多疾病发病机制被认为与血栓形成有关,如胎儿生长受限、先兆子痫和自然流产,它们被认为是由于胎盘血管中血栓形成而导致胎盘闭塞和结构变化,最终导致胎盘灌注不足。妊娠期间处于血栓前状态,凝血、抗凝、纤溶和抗纤溶系统均处于较高水平。在这项研究中,医院收集了名健康孕产妇,并确定了三个区间的健康孕产妇参考时间间隔。最终研究表明,TAT、TM、tPAI·C的水平从孕早期(妊娠5-12周)到孕晚期(妊娠28-40周)显着增加,而PIC的水平并没有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

在先前的研究中,孕产妇的TAT水平显著高于非孕产妇,参与研究的孕产妇平均胎龄为36周,与本文研究中怀孕3个月的孕产妇数据相似。本文研究还发现妊娠1个月的孕产妇TAT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并且随着孕周的增加,TAT水平呈上升趋势。在Jolys的研究中,TAT水平也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其水平远低于本文的研究。原因可能与不同的实验方法有关,但研究者发现本文的研究方法比其他方法得到的数据可靠。

在孕产妇中,TM通过蛋白C抗凝途径的作用被认为是决定胎盘抗血栓形成性的主要因素,从而控制了凝血和抗凝/纤溶之间的平衡。在本文的研究中,TM水平在怀孕期间显著升高,在孕晚期(妊娠28-40周)参考区间略高于正常人群参考区间。在不同的研究中,妊娠期间TM水平的变化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怀孕周数的变化以及研究对象的差异所致。比较梅老师的研究结果,显性DIC组和前DIC组的TM水平均高于本研究的孕期参考区间,间接说明本研究结果可用于诊断孕妇DIC。

tPAI·C是t-PA与其抑制剂-1(PAI-1)的1:1复合物。它与微血栓形成引起的器官衰竭有关,并且tPAI·C的测定比活性PAI-1容易实现。从以往研究来看,t-PA和PAI-1在孕晚期(妊娠28-40周)较非妊娠和孕早期升高,但关于孕产妇tPAI·C的研究很少。在本文的研究中,检测了不同胎龄孕产妇的tPAI·C水平,发现妊娠期间tPAI·C浓度逐渐升高。

关于PIC本文研究表明,从孕早期(妊娠5-12周)到孕晚期(妊娠28-40周)的PIC水平保持稳定,这表明纤溶酶的水平在受孕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此外,本文研究孕早、中、晚期的参考区间都超过了正常参考区间,与Hayashi等人的结果相似。尽管在该研究中孕产妇和非孕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结果证实正常PIC的参考区间不能用于孕产妇,本研究中孕产妇PIC的参考区间是很有价值的。

翻译摘要部分供参考。

摘要

目的:妊娠是一种高凝状态,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PAI·C)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的变化,为我国健康孕产妇人群建立孕期特定性参考范围。方法:在华北地区共收集例健康孕产妇,孕早期(妊娠5-12周)59例,孕中期(妊娠13-27周)60例,孕晚期(妊娠28-40周)71例。TAT,TM,tPAI·C和PIC测定均在SysmexHISCL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上完成,在2.5%和97.5%的分布范围建立了妊娠期特定参考区间。结果:TAT、TM、tPAI·C、PIC在孕早期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40-3.65ng/mL、4.85-8.80TU/mL、1.75-6.40ng/mL、0.25-1.05μg/mL。在孕中期,参考区别分别为1.65-8.61ng/mL、5.70-9.93TU/mL、2.91-7.71ng/mL、0.33-2.02μg/mL。在孕晚期,参考区间分别为3.16-12.68ng/mL、5.50-14.24TU/mL、2.70-10.69ng/mL、0.24-1.54μg/mL。结论:本文研究了妊娠期TAT、TM、tPAI·C、PIC的变化,并讨论了健康孕产妇妊娠期的特定性参考范围。TAT、TM、tPAI·C水平从孕早期(妊娠5-12周)到孕晚期(妊娠28-40周)逐渐升高,PIC水平在整个妊娠期保持稳定。如需完整文章,请留言联系小编。作者介绍张文静副主任技师

医院

专业方向:临检及血液学检验

职称:副主任技师

学历:硕士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医院院内临床重点项目1项

学会任职:

北京检验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常委

北京医学检验学会体液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检验医学会远程会诊、病例讨论、诊断能力培训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检验分会临检血液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检验分会质量控制与管理学组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dbx/143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