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1、下床活动,主要是为了避免下肢血栓形成,其次是为了帮助排气; 2、为什么产妇较容易发生血栓? 3、血栓有什么危险?发生血栓后该怎么办? 4、剖宫产后,应该如何下床活动? 以下是正文: 1、下床活动,主要是为了避免血栓形成,其次是为了帮助肛门排气。 2、为什么产妇较其他人更容易发生血栓? 这两个问题可以放在一起讲。 小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见到2个产妇在产后出现了下肢静脉血栓。产妇较容易发生血栓的原因在于: (1)产妇自怀孕之后,血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较普通人的血液更容易发生凝固,医学上称之为高凝状态; (2)剖宫产后,由于麻药的作用,血液流动也会受影响,使血流变缓慢,也增加了血液凝固的风险; (3)剖宫产后,因为身体的不适,使得产妇不愿意活动,活动量减少,增加了血液凝固的风险。 所以,我们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为的是促进身体里血液的流动,避免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另外,所有做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几乎都会有肚子胀,这是因为在手术的时候,肠子也被麻药麻醉了,不蠕动了,所以里面的气体排不出来,就会肚子胀。肚子胀得厉害的时候,怎么着都不舒服,浑身难受。 缓解术后肚子胀的事项有以下几个: (1)手术后尽量少说话,因为你开口说话的时候,气体就会从你嘴巴进入到肚子里,但是你肠子又不蠕动,就发生腹胀了。 (2)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活动有助于排气,缓解腹胀。 (3)如果术后两三天还不排气,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帮助排气,比如四磨汤口服液等。 3、血栓有什么危险?发生血栓后该怎么办? 理论上来讲,身体里只要有血管的部位,都可能发生血栓,但产妇最常见的是下肢静脉发生血栓。产妇刚发生血栓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下肢水肿,会感觉小腿肚子胀痛。 如果血栓仅仅局限于小腿,导致小腿水肿、胀痛,这倒不是致命的危害。问题的关键在于,全身的血管都是相通的,一旦下肢的血栓脱落了,那么,这个血栓落到身体的哪个部位,这个部位的血管就会被堵,这个部位就会缺血坏死。 比如,血栓脱落到肝脏,肝组织缺血坏死;脱落到脑子里,就会脑梗死;脱落到心脏里,就会出现心肌梗死;但这些都不是最要命的危害,因为不管是脑梗死还是心肌梗死,都有那么几小时的抢救时间,不至于立马猝死;而一旦血栓脱落到肺里,造成肺栓塞,这可是会导致猝死的危重病,有时候甚至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如果感觉小腿肿胀了,甚至胀痛,怀疑有血栓形成,该怎么办? 一旦怀疑有血栓形成,就不能下床活动,保持下肢不动,连大小便都不能下床解决,应该在床上解决。 产妇不能自己行走,应该推着产妇去做B超,如果B超看见了下肢的血栓,就确诊发生血栓了。解决的方法主要有两个: (1)保持下肢绝对制动,也就是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腿不能动,然后使用溶栓的药物7-10天(如,低分子肝素钠),之后复查B超,确定没有血栓了,就可以结束治疗,自由活动;否则还得继续治疗。 (2)到血管外科住院做手术:在血管的近心端安置滤网。因为静脉的血流是流向心脏的,所以一定要在血流的下游端(也就是比血栓更靠近心脏的一端)安置滤网,这样,如果血栓脱落了,也会被滤网挡住;而血流则可以自由穿过滤网而不受影响。 4、剖宫产后,如何下床活动? 我们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但,切不可着急。相对安全的活动应该是: 先在床边静坐5分钟左右,然后在床旁站几分钟;如果这时候你觉得自己的身体还行,再在床边或者屋内走走,切记,一定要有陪人扶着。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自己觉得能行的时候,就到屋外走走。 一定要记得,下床活动切不可着急,因为产妇从术后一直卧床,如果下床太着急,很容易晕倒。小编见过好几个晕倒的,有的在床旁晕倒,有的是在厕所里晕倒。 所以,总结为一句话: 剖宫产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下床切不可着急,应该有家人陪伴着。 赞赏 人赞赏 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