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葡萄牙里斯本的Silva等人报道了一例双侧颈内动脉岩内段动脉瘤,刊登在最新一期的AJNR杂志上。 患者女性,80岁,出现双侧耳痛数月余,耳镜检查未见异常,未发现炎症。 图1耳部水平位骨窗CT显示双侧颈动脉管增宽(箭头所示),未见骨质破坏 图2水平位T2WI显示双侧颈动脉管岩部的流空信号增大,且呈异质性 图3水平位增强CT扫描显示双侧颈动脉管岩部有梭形病损,呈匀质性强化 图4MRA成像及MIP后处理成像显示病损位于双侧颈内动脉岩内段 最终诊断:双侧颈内动脉岩内段动脉瘤 颈内动脉岩内段动脉瘤非常罕见,同时累及双侧则更为罕见。病因可能为创伤性、感染性或先天性。如为先天性,可能由胚胎动脉壁薄弱的部位引起。 临床表现 典型的颈内动脉岩内段动脉瘤通常无症状,偶然被发现; 如出现症状,可有头痛、搏动性耳鸣、听力丧失或颅神经麻痹; 但动脉瘤破裂可出现耳出血、鼻衄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上述三个症状同时出现的概率为25%。 诊断要点 骨窗CT可见颈动脉管扩张,边缘光滑或呈圆齿状,偶尔可见骨质破坏; CTA可见动脉瘤腔信号增强,还可见附壁血栓; MRIT1、T2像上病灶呈异质性、复杂信号强度,内腔信号排列呈「涡旋」状; 增强的MRA可显示动脉瘤的大小、长度和血流通畅性; 鉴别诊断 颈动脉管交感神经丛的神经鞘瘤 治疗 无症状、较小的动脉瘤需随访; 有症状或进行性生长的动脉瘤则应行介入或手术治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