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 病历简介 基本信息 男,68岁 发病时间 -1-:30 症状 头晕和右侧肢体无力 到院时间 -1-:40 既往史 高血压、冠心病PCI术后,无房颤病史 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NIHSS:5 急诊心电图:窦性心律 急诊多模式CT -1-:27 △头颅CT平扫:未见明确异常 △头颅CTA:基底动脉尖部血栓充盈缺损(橙箭) △脑CTP: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TTP延长 △颈部CTA: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开口轻度狭窄;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轻度狭窄 初步诊断 1、脑梗死(后循环) 2、基底动脉尖栓塞 3、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4、左侧椎动脉开口轻度狭窄 5、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轻度狭窄 治疗决策 1、发病4.5小时内,予以静脉溶栓 2、基底动脉尖栓塞,危害大,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有介入治疗指征。 -1-:20予以静脉溶栓,启动溶栓5分钟后,患者症状较前进展,呈嗜睡状,双眼向右凝视,右侧肢体不能抬离床面,09:27患者NIHSS-19。 经和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同意行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急诊介入治疗 -1-:00 穿刺成功 △采用同轴技术将6F长鞘(70cm,Cook)头端送至左侧锁骨下动脉近段,造影:左侧椎动脉开口轻度狭窄,左侧椎动脉V1段和V2段近侧迂曲。 △经.”泥鳅导丝将中间导管(Navien,cm)送至左侧椎动脉V3段,而后应用微导管(Rebar18)和微导丝(BMW)将中间导管送至基底动脉近端,造影:原基底动脉尖部血栓已经迁移到右侧大脑后动脉P2段,造成管腔闭塞。 △BMW微导丝通过右侧大脑后动脉闭塞段较为困难,抵近微导管造影:微导管头端位于血栓内 △释放取栓支架(SAB4*20mm)后造影:支架前端Mark位于血栓内,展开不良,无明显前向血流。 △回收取栓支架,取出少许红色血栓,造影:右侧大脑后动脉闭塞未通。 △BMW微导丝再次尝试通过血栓失败后,以Pilot50微导丝顺利通过闭塞段血栓,微导管造影证实位于真腔内。 △释放取栓支架后造影:右侧大脑后动脉血流再通,原闭塞位置呈狭窄。 △约5分钟后回收取栓支架,取出块状红色血栓,造影:右侧大脑后动脉完全再通。 △SAB(4*20mm)支架取出的血栓 术后神经功能评估:NIHSS-2 术后即刻 复查CT △术后即刻CT平扫:未见颅内出血征象 术后第2日 多模式CT △术后第2日头颅CT平扫:左侧小脑可见小片状低密度梗死 △术后第2日头颅CTA:右侧大脑后动脉保持通畅 △术后第2日脑CTP:双侧大脑后动脉区血流恢复正常 住院期间经充分评估,未发现心源性栓塞来源,最终脑卒中机制考虑为: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局部血栓形成脱落,栓塞基底动脉尖部。 出院NIHSS:1,mRS:0 简要评析1、基底动脉尖栓塞是一严重疾病,除心源性栓塞以外,椎动脉狭窄-闭塞病变亦是基底尖栓塞的常见原因,正如本病例所示。 2、静脉溶栓对于部分颅内大动脉血栓栓塞也是有益的,此患者基底动脉尖部血栓经静脉溶栓后,血栓负荷降低,并迁移到大脑后动脉,因此推测本病例症状改善可能主要归功于静脉溶栓。 3、颅内分支动脉闭塞急诊再通治疗策略还不明确,本病例表明对于大脑后动脉P2段血栓栓塞进行支架取栓,在现有技术上是安全的,对此患者可能是也有益的;毕竟大脑后动脉闭塞可能造成视觉中枢梗死,视觉障碍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4、此病例介入治疗不足之处在于,因当时缺少神经微导丝,第一次BMW微导丝难以通过血栓闭塞,微导管头端在血栓内,导致取栓支架释放后展开不良,第一次取栓失败;第二次BMW仍然不能通过血栓,更换较硬的Pilot50微导丝才得以通过血栓,最终取栓成功;因此,完备的器械准备有助于安全高效地完成脑卒中急诊介入治疗。 原创作者/陈红兵 编辑/黄欣怡 往期神经介入案例重型脑深部静脉血栓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表现为恶性颅高压脑静脉窦血栓血管内……含钙化物质心源性栓子脑栓塞急诊介入治疗MCA粥样硬化闭塞进展性脑卒中急诊……MCA粥样硬化闭塞急诊血管成形和支架……超48小时基底动脉闭塞脑卒中急诊介入……貌似MCA原位狭窄的颈内动脉分叉部……MCA闭塞急诊支架植入后再狭窄血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