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护士,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但你是否知道下肢静脉输液输液的禁忌呢?我们接诊的许多患者,甚至一些医护人员,对下肢静脉输液的理解都存在误区。很多时候因为患者住院时间长,手背血管条件太差,或是大抢救而不得不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却忽视了下肢输液的风险。 如在下肢静脉输液,病人下肢的活动会受到限制,加之手术会造成失水、失血,使血液变稠、血流变缓,这样就容易造成其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差,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病人表现出患肢疼痛、肿胀、行走困难等症状。如果静脉中的血栓脱落,栓塞在肺、脑、肾等部位,还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这类情况发生在体质弱行走不便的老年患者、大手术后需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中尤其居多。 但在临床中,我们有时又不得不在下肢进行静脉输液,该怎么办呢?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左侧下肢穿刺发生血栓率是50%,右下肢与双上肢共计50%。因此,如果万不得已,要选择下肢静脉输液,我们应尽可能选择在左侧下肢进行穿刺,将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如果出现穿刺过的静脉出现发红、变硬,触之似条索状,严重者在小腿伸展,足背屈伸时小腿肚感到疼痛,水肿,静脉凸出等症状,则说明有血栓性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的可能,要尽快请医师诊治。此外,手术后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应尽量选用血流丰富的上肢静脉,少选用下肢静脉输液,同时鼓励病人活动,如在床上活动上下肢、进行腿部肌肉按摩等,病情许可者应早日下床活动。 白癜风专科的医院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