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麻醉科张世平 麻醉医生在干些什么? 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达到手术治疗时无痛的目的。麻醉医生就是能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医生。其具体工作包括三方面:1、临床麻醉工作:麻醉医生在手术开始前一日为病人作麻醉前评估,手术中负责处理病人因为接受麻醉及手术而引起的各种反应,维持病人在麻醉状态中的基本生命功能,预防及紧急处理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手术结束后负责病人安全地脱离麻醉状态,并进行数次的回访观察,对需要的病人进行术后镇痛,让患者无痛、舒适、安全地恢复。2、手术室外急救工作:除了承担本院危重病人复苏急救、呼吸疗法、休克救治等紧急救护工作。在地震、矿难等重大事故现场,多能看到忙碌的麻醉工作者。可以说麻醉工作者的足迹涉及所有救护场所。3、各种疼痛治疗:从分娩痛、手术产生的急性疼痛,到身体各项慢性疼痛,麻醉医生这个止痛专家的角色,真可以说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正是由于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保驾护航,才能使病人平稳度过手术最危险的阶段,使外科医生能在手术台上从容不迫地进行各种操作,使外科学在近一个世纪以来才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正是由于麻醉医生对镇痛工作的积极参与,无痛人流、介入治疗、无痛胃肠镜等操作检查才得以广泛开展,无数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巨大痛苦才得以缓解。 麻醉方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三种麻醉方法:1.全身麻醉2.区域阻滞麻醉3.局部麻醉 每一种麻醉方式都有很多形式和用途。 全身麻醉是怎么回事? 通俗的讲,全麻是指通过药物使患者大脑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对外界刺激无知觉和记忆的一种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分三个过程,即诱导、维持、恢复阶段。麻醉前先建立静脉通路,连接相应的监测仪,作出麻醉前生命体征的评价。诱导期 麻醉诱导是使病人从清醒状态转变为麻醉状态的过程。通过静脉给予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等,使病人在几分钟内由意识清醒状态到意识消失、痛觉存在到痛觉消失,呼吸由16-20次/分到停止,这时就需要气管插管。这期间病人的生命功能发生较大变化,需严密监测,随时准备处理发生的情况。维持期 诱导期过后,外科医生准备手术,诱导期麻醉药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在手术中要不断应用麻醉药物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通常有静脉全麻药、吸入全麻药等,并根据麻醉深度和药物对病人的影响调整用药。在维持期进行监测,观察手术操作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影响,必要时进行治疗,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恢复期 当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停止使用,病人进入恢复期。另有一些药物将被用来逆转麻醉药物的作用。在麻醉恢复室病人的意识将逐渐恢复,病人的生命体征仍被持续监护,一些药物用来减少病人的不适,当病人的呼吸功能恢复较好时拔除气管导管。病人感受到疼痛时,进行术后疼痛治疗。整个过程由麻醉医生、护士来管理,病人意识恢复后,对手术过程并不知晓。 为什么麻醉了还有感觉? 麻醉后,很多病友都会问麻醉医生这一问题。 其实除了全身麻醉,多数麻醉方法(即病友们常说的“半身麻醉”)本身并不会影响意识,患者保持清醒,神经阻滞区域(已被麻醉部位)也并非没有了所有的感觉,触觉、压力及本体感觉等仍然存在,只是温度觉、痛觉等已消失。 由于进入手术室后大多数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麻醉医生一般会给予适当镇静镇痛药物使患者安静入睡,因此大家根本不必担心手术部位有感觉会不会疼痛的问题。 为什么要签麻醉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发挥患方的能动性,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实质性的自主决定。作为患者及家人,有必要也有权利充分了解麻醉存在的风险,并且有机会提出问题并对获得的答案进行考量。而麻醉医生把麻醉中可能会出现意外和并发症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解答疑问,这个过程就是签知情同意书的过程。 术后镇痛会影响伤口愈合吗? 麻醉医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术后镇痛方案,所采用的镇痛方法均不会增加伤口的感染率及影响切口组织的生长;而且完善的术后镇痛可以改善睡眠、增强术后免疫功能、利于患者咳嗽排痰、提前下床活动等,从而加快术后康复;并可以有效减少肺部感染、下肢静脉栓塞及肺栓塞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为什么会术后寒战? 术后寒战是指患者手术后出现不能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其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局麻药、吸入性麻醉气体、长时间手术、术中大量输血输液及术野暴露等都会使寒战的发生率增高。保暖、吸氧都能使寒战得到缓解,必要时医生会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 老年患者麻醉风险更大吗? 是的。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并存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基础性疾病,因而老年患者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普遍高于青壮年病人。有时手术成功,但最终病人还是因其它因素死亡。 所以麻醉前的评估要审慎。在评估麻醉和手术风险时,要充分考虑病人、手术、麻醉三方面的危险因素,每一具体因素也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危险因素越多、程度越重或其性质越严重则风险越大。要对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作全面评估、对原发病和并存症积极治疗,使其在最佳生理状态下实施麻醉和手术。以生命安全为第一,除非须紧急手术才得以救命,否则宁愿暂缓手术。根据其生理及体能状况选择最佳的麻醉方式,术中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术后的精心护理及完善的止痛十分重要。 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肌缺氧、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的风险,甚至比术前及术中还要高。 麻醉药物也因老年人病患的组织器官衰老而代谢减缓。故要注意剂量的减少及药物的延缓作用。 平时服用的药物需要停止吗? 病情复杂的病人,术前常已接受一系列药物治疗,把病史及服药的记录诚实且清楚地告诉你的麻醉医师,由麻醉医师来决定是否继续服药。一般说来,除了心血管的药物如抗高血压药之外,其余在禁食期间都停止服用。当然服用时可以配少量白开水吞服。另外糖尿病的病人尤须注意,禁食期间不要服用降血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以免在禁食期间或麻醉当中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怎样配合麻醉和手术? 麻醉医生在手术前会对您讲明有关手术的知识,酌情将手术目的、麻醉方式、手术体位以及麻醉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及配合要求告知您,对您担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解释、疏导和安慰使您做出最大努力进行适应,让您主观上消除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您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配合。 1、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相信医生,病情转归除了医务人员精湛的技术水平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外,您的心态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恐惧、紧张、失眠和焦急心情,极易导致机体整体功能调节减弱而造成危险和灾祸。 2、要对医生讲实话,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如是否合并其它基础疾病及用药情况;是否发热、咳嗽;女性是否月经来潮等,都应先告诉医生,让医生考虑是否暂停手术,以免增加手术风险。 3、进手术室前,必先去掉“身外之物”。如有贵重物品(眼镜、耳环、戒指、手表、手镯、发夹、项链、现金、手机等)应交给病房护士或亲属保管。如果您戴有活动的假牙,要取下假牙,以防麻醉插管时脱落,误入食管或呼吸道。要换好手术衣,排空大小便,切记不要化妆,以免影响对肤色的观察。进入手术室时,要按规定更换鞋子,戴上手术帽。 4、不同的麻醉、手术方式所采取的体位也不同。当医生和护士为您摆好体位后,不能随意移动或改变,如有不适或疼痛,可告诉医生。乱动会影响麻醉及手术操作,造成严重后果。 5、有的手术要插导尿管或胃管,这些导管都会给您带来一些不适或痛苦,但要忍受,千万不能随意将导管拔出。 6、如果您在手术中处于清醒状态,应安静闭目接受手术,不要随意和医护人员谈话,更不要胡乱猜疑医护人员的某些话,以免引起误会或枉背包袱。 有您乐观的心态、积极的配合,家人悉心的照顾,医务人员精湛的技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您一定能愉快而安全的渡过围手术而恢复健康! 本文版权属陕西省保健协会主办杂志《大众医学教育》及作者本人所有,禁止用于商业目的。更多协会活动或权威健康资讯请在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白癜风的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