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尹林 今年23岁的王洁大学刚毕业,由于牙齿不齐且有些外突,她想在暑期做一个牙齿改正,为的是给接下来的求职增加一些“印象分”。在给王洁做了口腔检查后,医生认为,如果要到达满意的改正效果,需要拔几颗牙。 根据临床统计,在所有需要改正牙齿的患者中,有近一半都需要拔牙。但是,很多家长对给孩子拔牙都心存顾虑,乃至由于不愿意拔牙而耽误了医治。 牙齿改正其实是一种把牙齿位置重新排列的工作,在重排的进程中常常需要一些额外的空间来移动牙齿。这时候就需要利用拔牙来制造所需要的空间。正如挤满了人的房间,叫人如何活动?而将人数減少一些,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人类的进化和饮食结构日益精细,颌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这就致使颌骨容纳不下所有的牙齿,就会引发牙齿拥堵或前突。只有通过拔除一些牙齿才可以获得一定的空间。如果不拔牙,而只是简单地靠佩戴牙套委曲改正,排齐以后的牙齿不但会前突,影响美观,矫治效果还不稳定,容易复发,常常需要再次矫治。虽然拔牙以后会留下一些间隙,但口腔科医师会充分利用这个间隙,通过牙齿本身的“迁徙”,终究可使一颗颗牙齿紧密相挨,完全关闭剩余间隙,而不需要再装义齿。 (周宁人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