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不仅仅关注疾病,更关注健康 自然医学是近三十年国际医学界较为盛行的五大医学流派(功能性医学、自然医学、抗衰老医学、能量医学、心理生理医学)之一。这些新的医学流派统称自然康复医学,简称泛自然医学。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医学流派,构成了二十一世纪医学深入发展的基础。自然医学以理念更新和临床创新为特点,肩负着新型医学模式下抵御慢性疾病的历史使命。 一、健康危机催生自然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范围内诸如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作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它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世界卫生组织年10月报告,全球每年多万人死亡,其中65%以上死于慢性疾病,其中美国每年死于慢性疾病的人数为万,占死亡人数的70%。慢性疾病不仅影响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同时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估计从年至年,中国累积损失亿美元,印度损失亿美元,俄罗斯损失亿美元,美国每年经济损失1.3兆美元,每年医疗方面花费2兆美元,75%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美国每年的医疗投入占GDP的14%~15%,而我国的投入占GDP的5%左右并且逐年上升,医疗需求缺口巨大,政府保障难度高。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了全球性的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和医学的核心价值进行着深刻检讨。 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报告中明确指出:“现在许多国家已经到了可供性的边缘”。美国第17任首席医师理查德RichardH.Carmona,(M.D.,M.P.H.,FACS)于年指出:美国的疾病医学已经破产。我们必须用健康医学来预防慢性疾病、改善健康。 曾经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以“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为主题的会议上,包括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很多学者认为:“医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治好的医生”。这些国际科学精英们向新一轮健康保卫战发出了强烈呼吁。 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健康危机的发生和演化,全球生物医学的研究也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构建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揭示了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演变过程,以及各种天然化合物逆转慢性疾病的潜质,更催促了自然医学新型流派的产生与发展,使其不仅在医学临床方面取得创新性的实践成果,而且在医学理论方面,也为传统医学和西医学的结合,搭建起了新的平台。 二、自然医学以健康为导向 1、自然医学促进了临床革新 基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慢性疾病发生的机理和天然化合物逆转慢性疾病的机制得以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被认识,医药界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人体健康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医学(NaturalMedicine),既是西医学的转折点,又是传统医学(包括中医)与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辉煌成果。 以预防和逆转动脉血管粥样硬化为例。自然医学认为:产生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发因子有“氧化型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这三种诱发因子均能够诱导动脉血管内壁的慢性炎症,正是这些慢性炎症的发生、演变和恶化,导致血管内壁增厚和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最终出现血管阻塞、心梗或脑梗发生。因此,自然医学对心梗脑梗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干预方案,包括但不局限于抗氧化措施。 自然医学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对疾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与对天然化合物治病机制的深刻了解,促进了临床革新,一些按常规医学方法难以治疗的慢性疾病,如行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器官退行性疾病,用自然医学疗法却能收到很好效果。例如,橄榄叶提取物(橄榄苦素)是一类多酚化合物,能够直接或间接杀死病毒、细菌和真菌,对于肠道因念珠菌感染而产生的严重肠道疾病效果极佳。又如,从食用菌和某些植物分离得到的β-葡聚糖能够非常有效地启动人体免疫细胞,提高免疫能力。再如,水飞蓟种子提取物能够增强肝脏细胞代谢功能,明显减轻甚至消除脂肪肝等病症;此外,水飞蓟种子提取物还能显著改善乙肝患者的肝脏功能、抑制肝脏的炎症。慢性炎症是二十一世纪的瘟疫,多种慢性疾病与此有关。自然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维生素D3和姜黄素的组合能够有效抑制慢性炎症。这些成功的例证,不仅促进了临床革新,而且也唤起了医学界对以疾病为导向所产生的弊端之思考。 世界范围内自然医学的发展可谓百花争艳。在欧美国家,自然医学已经被正式接受为一种医学种类。目前北美有正规独立的自然医学医学院7所,四分之三的美国大学医学院有类似专业或开设自然医学选修课程。还有一些函授性质的自然医学医学院。美国已有19个州和特区为自然医学医生颁发行医执照。在一大批从事自然医学教育和推广的研究单位和个人中,影响较大的有下述两家:“LIFEEXTENTIONFUDATION”(LEF,长寿基金会)和“DrMercola”(莫可拉医生)。前者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从事抗衰老医学和自然医学研究、宣传和开拓健康产业三十年。后者是一位西医医生,在自然医学临床和网络宣传方面独树一帜。长寿基金会(LEF)于年成立,最初的动机是推动抗衰老医学,后来的发展远远超出抗衰老医学范围,而成为自然医学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该基金会出版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一书,不仅是自然医学临床的指导,而且是自然医学理论的基石。该基金会出版的月刊(LIFEEXTENSION)介绍了大量自然医学的研究成果,其前沿性和实用性令许多医学杂志汗颜。该基金会的专家委员会中,有几十位国际医学界一流的医生和专家。莫可拉医生(DrMercola)从西医转向自然医学,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地用自然医学给病人治疗疾病的同时,主持、领导了一个自然医学网站。这个网站的读者流量位居全球同类网站之首。每周该网站向全球50多万会员读者发送几次健康信息,影响巨大。自然医学对民众的影响和对防治慢性疾病的作用,表现在民众看病时对医生的选择。以美国为例,在以自然医学为主的看病消费方面,年美国民众花费了亿美元。与年的亿美元相比,上升了69亿美元(25.5%)。其中,花费在门诊和诊所的直接费用占35.1%,而在购买功能性营养素方面的花费占43.7%。这些开支大都是个人的费用。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民众宁愿自己花钱通过自然医学治病,而不愿通过医疗保险去看西医。自然医学的进展反映了民众的健康需求。 自然医学的社会效果不仅表现在民众就医的选择倾向方面,也表现在民众对功能性营养素的信任上。年美国民众自己花钱用在购买功能性营养素方面高达亿美元。这些功能性营养素不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是如深海鱼油、奇迹酶、氨基葡萄糖、葡萄籽提取物、姜黄素、橄榄叶提取物等具有特别功能性的天然化合物。与自己花钱购买西药相比,前者已经占后者的三分之一。美国民众对功能性营养素的购买,已经由十年前的一般性健康要求,变化为对逆转某种慢性疾病的特异性要求。正常服用功能性营养素维护健康的美国成年人,年占46%,一年后()就上升到52%。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在年底公布的最新民调指出,尽管医保无补助,仍有近四成的美国人去年接受过辅助与另类疗法的治疗,其中女性更高达42.8%。由此可以看出自然医学在美国的发展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年功能性营养素的全球市场将达到每年亿美元。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占全球市场的86%。近十年来,广义的天然营养素的全球市场需求迅速扩张。从年的亿美元,到年的亿美元,再发展到年的1万亿美元。 区别于以疾病为导向的当代西医学,功能性医学和自然医学以健康为导向,通过使用天然化合物(功能性营养素)、调节患者体内的代谢不平衡以实现代谢新平衡、清除产生疾病的根源、恢复和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与免疫抵抗能力、逆转慢性疾病。 从事“中西医结合”的医生,对自然医学情有独钟。南京“自然医学会”以中国自然医学同行为核心,联合世界各国的自然医学专家,于年10月成立了“国际自然医学联合会”。这标志着自然医学的国际大舞台在我国已经搭建起来。 2、中国自然医学源远流长 以中国古代天文学为基础的古代中医,是一种经络能量医学。汉代医圣张仲景承前启后,以“六经辨证”为纲而统领百病。人体通过经络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实现能量与信息的交流。经络为能量通道,亦为人体内部脏器能量和生物电压、电流之重要来源。“六经辨证”视疾病分经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中药治病主要是运用草药中含有的能量。古代中医对经络能量医学的理解和运用,远优于欧洲以“同类疗法”为代表的能量医学。 中医,作为人类社会能量医学的主要载体,在经历反省和回归“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中医学以后,将汲取现代生物医学和其他学科成果之精华,在全球性的医学百花园中,成为天之骄子。连接西方医学和东方医学的彩虹已依稀可见。对形体医学和能量医学之间互补关系的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医学的新领域。 3、中西合璧渐成世界新潮 美国补充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总结报告指出:基于经络、穴位的“非药物疗法”或“自然疗法”已经逐渐被西方社会所接受,被美国白宫所承认,成为现代主流医学的重要补充。20世纪,中国人将西方医学引入中国。21世纪,中国人将中医介绍给西方。中医西渐、中西合璧渐成世界新潮流。年,中医针灸正式进入美国最高医学殿堂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年,NIH确认中医针灸的安全和有效性;同年,FDA将针灸针批准为美国正式医疗器械;年,国会立法将针灸治疗列入医保系统;年,中国传统医学被写入美国白宫医政改革立法文件。中医医学体系与其他42种医学疗法正式纳入美国补充替代医疗体系。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积极推动医疗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继续发展补充替代医学。 可以肯定自然医学在本世纪和未来的世纪中,将大展宏图,引领医学潮流。再创新的辉煌。 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