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4月20日,一位38岁男性患者来到东院区心内科,说最近两周总感觉心慌。心内科高渊副教授边和患者沟通病情边看了看患者,38岁,还很年轻,但描述的症状很明显。高教授让患者先做个心电图,很快结果出来,印证了他的猜测——房颤。 房颤是什么?这是一个似乎离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有些遥远的名词。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被称为窦性心律,在这种规律的心脏活动下,血流在整个心血管系统内有条不紊、周而复始地工作。 房颤,就是这种规律活动被破坏了。在房颤患者的心电图上,代表着正常节律的窦性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正常的f波,这些f波就如同一个个小炸弹,不断轰炸着心脏的房室结,房室结接受了太多的激动,不能像之前那样规律有序地工作,只能将激动以一种随机、无序的方式传导下去,呈现为心电图的绝对不齐。 所以房颤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心悸,多数患者会描述为“心跳的厉害”、“心脏乱跳”、“心脏跳到嗓子眼了”等。 听明白了病症,患者不那么紧张了,在高教授的建议下,患者决定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 微创、安全、有效,房颤治疗进入射频消融时代。 以前,很多房颤患者因为担心手术风险,会选择口服药物治疗这样相对保守的疗法,但缺点就是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不能阻止房颤最终从阵发性房颤演化成为持续性房颤,甚至是永久性房颤。同时,长期服药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得益于东院区与总院融合发展的又一项新技术,由于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高医疗技术水平支持,此前区域内并未开展过。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打个比方,发生房颤时,身体里一个异常触发灶就会开始向心脏里的小房子扔炸弹,一开始,小房子还比较坚固,摇晃一会儿就停止了,这就是阵发性的房颤,而随着炸弹不断地骚扰,房子变成了破房子,不再能够抵挡炸弹,便会一直晃下去,房颤也就从阵发性变成了持续性。 射频消融术就是在房子结构尚好的时候,通过一个圆珠笔芯的大小的导管进入身体,通过射频消融把炸弹制造场所(触发灶)和房子(心房)隔离开来,这样就不会再有房颤了。 射频消融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在全球已经发展了20多年。据近期发布的《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综合价值评估报告》显示,射频消融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东院区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实施。 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技术要求高,需要房间隔穿刺、行食道超声排除心房血栓等,准备手术时,东院尚无相关条件。 为就近解除患者病痛,心血管内科王东琦教授、高渊副主任医师、刘世宏副主任医师决定克服困难,想办法创造条件,在东院区为患者施行房颤射频消融术。 在王东琦主任指导下,高渊副主任医师联系了总院心动超声室王顺主任,而东院区的刘世宏主任、张咪咪副主任医师联系了东院区超声科的杨伟兵主任,共同准备食道超声心动图探头、心动超声机器等需要的设备,郑涛住院总医师同步完成了术前准备的相关培训。4月21日,在两院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东院第一例经食道超声心动,排除患者左心房血栓,确认患者具备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条件。 检查完成后总院王顺主任为东院医护人员进行心动超声基础及临床应用讲座,大家收获颇丰。 4月22日,高渊副教授主刀,成功为患者施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手术顺利,术中心律转窦。术后心电监护患者持续为窦性心律,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至此,东院心内科在两院融合进程中已完成了包括房颤、房扑、室速、室早、室上速等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以及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标志着东院心内科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已填补多项阎良地区相关技术空白。 随着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在东院区逐渐规范、逐步成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 心血管内科提醒:警惕“隐形杀手”房颤,最可怕的不是心悸,是卒中。 房颤本身并不致命,但可怕的是,这种心脏异常会导致心房的机械收缩丧失,进而导致心房内血流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带来的后果很多,比如大家最为熟知的脑卒中,也就是脑梗。 虽然很多房颤患者在发病时都会感到心悸,但据临床数据显示,也有大约30%的房颤患者(特别是持续性房颤患者)没有明显感受,部分患者会直接以卒中作为房颤的首发表现,这是我们称房颤为“潜伏的杀手”的原因。 因此,房颤的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房颤的危险因素 大量研究发现,房颤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大量饮酒、浓茶和咖啡,均会增加房颤的发生率。肥胖、活动减少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生率,且有研究发现,对于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可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减少射频消融后房颤的复发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作为房颤的原因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上述疾病不但促进了房颤的发生,也决定了房颤的后续抗凝治疗。 //房颤的发病率 房颤是一个增龄性疾病,即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在整体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40~50岁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5%,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可达8%~10%。 //房颤的检查 房颤通过心电图即能够确诊,最大的特征为绝对不齐。出现症状的患者即使症状能够自行缓解,也应该及时就医。没有症状也不必过于担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即可。 撰稿 刘世宏 编辑 王馨 审核 心血管内科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