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奶奶有房颤病史,近日突然发现左腿疼痛,以为是膝关节病,就自己在家贴膏药治疗,谁知腿疼的越来越厉害,医院就医,经诊断为左下肢急性动脉栓塞。如果继续用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将会面临截肢风险。 为挽救患者左下肢,血管外科刘一东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急诊左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开通闭塞的动脉。手术过程顺利,邹奶奶的左腿总算保住了。 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一般都是急性发作的,来源于心脏或动脉壁脱落的血栓或粥样斑块等栓子随血流向远端动脉流动,卡在口径比栓子小的动脉并堵塞管腔,迅速阻断栓塞远端肢体的动脉血供,造成肢体缺血,短时间内会引起肌肉、神经、皮肤等不可逆的坏死,随后大量的坏死组织产生的毒素播散到全身,引起全身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大脑意识的改变,最终威胁生命。 动脉栓塞最常见的5个征象⊙无脉:就是触摸不到栓塞部位以下的动脉脉搏 ⊙疼痛:栓塞部位出现突发而剧烈的疼痛 ⊙苍白:栓塞部位以下组织颜色呈现蜡白色 ⊙感觉异常:出现皮肤的麻痹、感觉减退 ⊙运动障碍:表现为肌肉僵硬、坏死,不能活动 关于动脉栓塞预防是关键刘一东主任讲,大约有80%-90%的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于心脏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房颤”。冠心病、心梗发作、房颤、动脉粥样硬化和腹主动脉瘤是动脉栓塞的高发人群。但是,动脉栓塞起初症状常常表现为腰腿疼痛,患者常自行按腰腿疾病、膝关节疾病进行治疗,因此耽误了病情。关于动脉栓塞,预防是关键,除了积极控制心室率以外,规范的抗凝治疗非常关键。房颤患者应规律使用抗凝药物,但由于常用抗凝药物华法林在使用上较为不便,大部分患者都不能做到规范使用华法林,使得这类人群形成动脉栓塞的可能性提高很多。因此,对房颤患者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动脉栓塞的重中之重。 药剂师谈抗凝药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刘玉媛介绍,华法林作为传统抗凝药,疗效可靠,但治疗时间窗窄,食物药物对其影响大,需要定期检测凝血以防出血,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将降低颅内出血风险,安全可靠,随着医药改革的推进,将会替代传统抗凝药,造福广大房颤病人。新型抗凝药的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口服起效快,相对于华法林半衰期较短,具有良好的剂效关系,与食物和药物之间很少相互作用,口服使用无需监测常规凝血指标,可以减少或者尽量避免因用药不当造成的药物疗效下降或者出血不良事件,且剂量个体差异小只需固定剂量服用,对医生及患者均极为方便。 血管外科叶奎供稿 点击历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