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俊敏下肢血管闭塞性疾病的诊治现状及发展

时间:2019-10-28 23:16:4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5月31日~6月2日,魔都上海,由上海交通大学血管病诊治中心各单位(仁济、九院、六院、新华、同仁)共同举办的血管外科盛会——上海交通大学血管病论坛(SJVF~)成功召开。会议秉承“严谨、实践、创新”的宗旨,聚焦国内外血管外科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专家学者的科研新成果,交流一线临床的新经验,研究总结血管外科诊治的新规范,以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互动式的交流平台,为广大血管外科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共同把血管外科的临床诊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会上,血管资讯对海军医院血管外科包俊敏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下面让我们一睹为快!

包教授,您好!您在血管外科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是针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腔内治疗,您可以和我们分享下国内下肢血管闭塞性疾病的诊治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吗?

中国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重,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动脉硬化为基础的疾病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下肢动脉作为动脉硬化全身性疾病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近几年,国内对下肢动脉不管是腔内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总例数都是呈快速增长趋势的。

但总体来讲,相对于心脏冠脉这一类介入治疗较成熟的学科,下肢动脉在腔内治疗方面还是处于较年轻的不断发展的状态,尤其是现在开展单位比较多,很多相对基层的单位和医生也都开始进入下肢动脉的腔内治疗行列。所以说在如何提高技术治疗的规范性,指征把握的准确性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第一,从技术提高和培训的角度来讲。这些年我们举办了各种会议、培训学习班,同时在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专家委员会,我担任主委这几年,每年都会举办一个下肢动脉新技术讨论的专题会,结合临床最新的热点问题去做深度的探讨,迄今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很快就要举办第四届。借助这些平台,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医生、基层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下肢动脉的腔内治疗,了解规范操作,从热点问题的探讨中学习,更快地提高技术水平。就下肢动脉治疗来讲,我常说:“其实决定一个手术的好坏,手术的技术技巧固然是占了一定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关键还是你对疾病的理解!对手术策略方法的选择,出现问题后的判断以及应对的措施,这些可能才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第二,从器具角度来讲。实际上相较于冠脉、主动脉等腔内治疗领域,在下肢动脉领域中,除了几个DCB在国内已经上市,或将要上市,或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品牌,其他的减容、支架,包括导丝等器具,基本上还是依赖国外的产品,中国的器具尚处于空白状态。

在此大环境下,未来我们一定会加大对国产器具的研发力度、创新力度,如此才能使中国的腔内治疗,包括下肢动脉的腔内治疗,像中国的其他科学技术一样自强自立,才能真正为我国百姓造福。

包俊敏教授

海军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分委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全军普通外科分委会外科手术学组副组长,《中国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委,中华系列杂志审稿专家。

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在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糖尿病性血管疾病及其他动静脉阻塞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颈动脉狭窄等血管疾病的腔内微创及手术治疗,尤其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深厚造诣,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国内率先应用动脉内溶栓疗法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率先开展踝下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在长段动脉闭塞性疾病、膝下动脉及髂静脉腔内介入治疗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独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起草制定了《导管溶栓术治疗周围动脉疾病专家共识》。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4篇,参编专著5本。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及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各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年获首届“国之名医·卓越风范”称号。

硬核相关阅读

▼▼按下列步骤获取全年学术日历▼▼

血管资讯VascularNews

专注血管外科领域宣传与继续教育新媒体

合作联系

VascularNews

.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by/111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