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种类为肺动脉血栓栓塞(PTE),还包括其它以非血栓性栓子栓塞为病因的类型,如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异物栓塞和肿瘤栓塞。肺动脉栓塞后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起源于肺动脉原位者称肺动脉血栓形成。 图:箭头所指为肺动脉血栓 全球范围内PTE及DVT均有很高的发病率。美国VTE的发病率约为.7/人年,每年约有35万例VTE发生。在欧盟6个主要国家,症状性VTE发生例数每年00万,34%患者表现为突发性致死性PTE,59%的患者直到死亡仍未确诊,只有7%的患者在死亡之前明确诊断。随着年龄增加,VTE发病率增加,年龄40岁者较年轻者风险增高,其风险大约每0年增加倍。 亚洲国家VTE患者并不少见。部分国家尸检VTE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近,以我国为例,近年来VTE诊断例数迅速增加,医院诊断的VTE例数较20年前有0—30倍的增长。来自国内60医院的统计资料显示,住院患者中PTE的比例从年的0.26‰上升到年的.45‰。急性PTE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漏诊和误诊。应根据临床可能性评估结果对疑诊患者进行检查,一旦确诊PTE,应进一步探寻潜在的其他危险因素。 图2:静脉血栓的常见危险因素 D-二聚体对急性PTE的诊断敏感度在92%~00%,对于低度或中度临床可能性患者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若D二聚体含量ug/L,可基本排除急性PTE。恶性肿瘤、炎症、出血、创伤、手术和坏死等情况可引起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因此D-二聚体对于诊断PTE的阳性预测价值较低,不能用于确诊。 在年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中推荐临床评估联合D-二聚体检测进一步筛查急性PTE,并指出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患者,如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基本除外急性PTE,如D-二聚体检测阳性,建议行确诊检查。针对老年人,D-二聚体的年龄校正临界值有助排除老年肺栓塞患者,对于50岁以上者,如果D-二聚体低于年龄x0被认为是阴性;对于50岁以下者,截定值为ug/mL。D-二聚体阳性者行CT肺动脉造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