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AF)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患病率约为非AF患者的5倍。其死亡率接近20%,残疾率接近60%。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90%以上的缺血性卒中血栓来自左心耳(LAA)。由于LAA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在AF状态下容易形成血栓。房颤患者LAA的复杂性与LAA血栓形成和卒中发生率密切相关。目前,基于LAA形态学的分类方法在学术界并不统一且有争议。近日,医院心内科杨龙主任团队发表在ClinicalCardiology上的一项研究,根据LAA的形态将LAA分为两类(简单型和复杂型),以探讨NVAF患者LAA结构复杂程度相关的血栓形成风险。 研究方法 共有名NVAF患者连续入选本研究。根据LAA中是否存在血栓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通过计算机LAA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专家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分叶状结构,将LAA形态学分为复杂型和简单型。利用CT图像后处理系统对左心房CTA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每个患者的LAA形态,并根据LAA的形态特征对图像进行分类。在本研究中,LAA形态学分为两类:简单LAA和复杂LAA。简单LAA仅定义为一个主干结构,没有其他明显的分支结构(图1A-D);具有一个或多个明显分支结构的为复杂LAA(图1E-L)。此外,根据DiBiase等人的方法,将LAA形态学分为四类,如鸡翅状、风袋状、花椰菜状和仙人掌状。LAA的形态学由两位影像学专家测定。当两位成像专家的结果不一致时,以另一位成像专家的决定为最终结果。分析LAA血栓形成与各种潜在危险因素的关系。图1研究结果 NVAF患者LAA血栓形成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共有19项被纳入统计分析。共有名(48.2%)是复杂LAA形态,两位影像学专家LAA形态学分类符合率为9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杂的LAA形态(OR4.,95%CI1.‐9.,P=0.)与LAA血栓的存在相关,而与其他登记的风险无关。研究结论 根据是否具有明显的分叶状结构,将LAA形态分为复杂型和简单型,是一种简洁可靠的方法。复杂的LAA是NVAF患者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