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风—视网膜静脉阻塞READING什么是视网膜静脉阻塞? 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照相机,视网膜就是胶卷,它负责感光,并将信息传至大脑。视网膜是一层神经膜,有动脉和静脉血管伴行,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可造成静脉血管阻塞,从而引起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等表现,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视功能损害。 调查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总体发病率为0.5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平均为60~70岁,与性别无关,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危险因素眼部因素:青光眼、创伤、动静脉畸形 全身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栓形成倾向、血液流变学异常、高黏滞综合征 临床分型按阻塞部位分三型: 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2.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 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按病变程度分两型 1.非缺血型:表现为视力正常到下降不等,静脉迂张,视网膜出血,呈放射状,迁延致黄斑囊样水肿,部分病人可转变为缺血型。主要并发症有黄斑长期水肿和继发裂孔等。 2.缺血型:表现为视力严重下降,新生血管形成、出血,玻璃体混浊,血管白鞘,视神经萎缩及黄斑水肿等。主要并发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增殖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 治疗1、控制全身危险因素: 如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改善静脉循环、促进出血吸收的药物。 2、激光治疗: 视网膜激光光凝可消除视网膜和虹膜新生血管以及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形成时重要的治疗手段。 3、糖皮质激素: 激素全身、球内或球后注射可以减轻炎症及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从而减轻黄斑水肿,也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4、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抗VEGF治疗: 抗VEGF药物可以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有效快速减轻视网膜及黄斑水肿、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对晚期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控制病变进展、保眼球的患者,抗VEGF治疗意义重大。目前抗VEGF治疗已成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的利器。 小明特别提醒: 1.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程缓慢绵长,不断变化发展并产生不同并发症,所以要按时复诊。 2.对于非缺血型者应至少观察12个月以上,以防止其转变为缺血型。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