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0927/115874.html ——网友提问回答精选—— 问:脑出血病人PICC血栓可以溶栓治疗吗?有禁忌吗? 答:除了血栓性导管失功外,其他类型的PICC血栓并不需要溶栓治疗;针对血栓性导管失功所用的溶栓药物剂量非常小,不是绝对禁忌。 问:我这边有个病人,从上臂贵要静脉置管,出现手臂肿胀,B超显示同侧上臂头静脉血栓形成,而贵要静脉没有血栓,请问这个头静脉的血栓和PICC置入有关吗? 答:本版专家共识中提到三种需要完善CT或MRI检查的情况: ?非导管正常路径范围内的血栓,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有导管异位,或其他病变所致; ?血栓范围明显较广,需准确评估血栓范围,并明确是否由原发或继发上腔静脉狭窄所导致; ?患者症状、体征与超声检查结果不平行,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 这个患者血栓范围属于非导管正常路径范围内的血栓,建议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病因。 问:对于血栓风险评分的实施者,是医生还是护士? 答:血栓风险的防控是医护共同的责任,首先要有的是“这个有必要做”的共识,然后是“具体怎么做”的实施方案。 问:平时维护要双侧测量臂围吗?还是只要测一侧即可? 答:无论臂围还是腿围,都应该测量双侧。既需要同既往比较,也需要双侧对比。 问:我有一个患者拔管时没有任何症状,拔管后患者出现了置管侧的肿胀,这个病人血栓非常大,到血管外科后植入了滤网,这个患者出现这种问题和置管有关系吗? 答:这个患者同样是出现了一个反常的情况,仍然建议首先完善CT或MRI检查,明确原因。同时强烈建议各位护理人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请“兴奋”起来而不是“害怕”起来,这样罕见的案例,完善检查明确原因,良好随访跟踪预后,这是良好的科研素材!临床科研不是空想出来的,是要从临床出发,解决临床问题,“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问:有些患者没有症状,但是血管彩超回报有血栓,这样就不能临床诊断了吗?也不需要做治疗吗? 答:超声提示血栓但患者无任何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归类为无症状血栓。基于目前有限的临床证据,本版专家共识推荐对无症状血栓仅进行观察随访。 问:不常规制动是什么意思? 答:不常规制动是指对于发生血栓的患者,不需要一刀切地强制要求患者制动或采取制动措施。因为导管相关血栓在导管继续保留的情况下,脱落风险相对较低,且由于多数导管相关血栓体量较小,即便脱落也不会导致症状性或致死性肺栓塞。而且即便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指南中,也仅建议对处于急性期且肿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暂时的制动。 问: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已经用药进行干预,但是症状没有缓解,肿胀加重了,是不是一定要拔管? 答:是否拔管不取决于血栓的严重程度,而取决于治疗对导管的依赖程度,需要权衡保留导管对患者的收益和风险。同时,在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该找原因: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血栓症状缓解不明显?是药物剂量相对于患者存在剂量不足吗?是患者本身存在一些原因导致对所使用的抗凝药物不敏感吗?是患者本身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导致血栓不能很好消融吗?如果在不思考这些问题下盲目拔管,可能造成患者血栓仍不能缓解,且丧失了血管通路,适得其反。且若患者肿胀继续加重是因为血栓继续进展所致,说明血栓仍在活跃期,此时盲目拔管可能增加患者发生症状性甚至致死性肺栓塞风险。 问:做PICC以后为防止静脉血栓,需要定期做B超吗? 答:超声检查不能“防止”静脉血栓。导管是置入体内的异物,少量的附壁血栓形成可能是机体自身对于异物的生理反应,而不是病理过程,目前无临床证据表明对这些血栓使用超声进行“筛查发现”是有意义的。因此本版专家共识不建议以单纯发现血栓为目的而对无任何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问:无症状血栓导管在观察期间可以使用吗? 答:不仅无症状血栓导管在观察期间可以使用,合并血栓的导管只要导管功能正常,治疗需要,没有导管尖端异位或合并导管相关感染,都可以正常的继续使用。 问:我们在PICC最后用肝素封管是否有必要? 答:正确的冲管和封管都是预防血栓性导管失功的重要措施,使用肝素或生理盐水进行封管请根据产品相关使用说明。 问:PICC拔管前需要常规做血管彩超吗? 答:请参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