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会有那么多检查项目? 目前,医院,各式检查名目繁多,别说普通人,很多医生也会感叹眼花缭乱,难以完全掌握。 广州中医院一景然而,医院里的检查项目并不是一开始就有那么多的。古代医生看病,只能靠个人感官,看看舌苔、摸摸脉搏,“望闻问切”一番就开药了,看不出来的病就会归为“疑难杂症”甚至“不治之症”。到了近代,出现了听诊器、叩诊锤等,西医“视触叩听”诊病方式也就成形了。再后来,发现验血对疾病诊断有重要作用,血液中可被检测到的成分、指标越来越多,诊断依据也随之而精细;同时,X线透视、摄片、造影、CT、MRI、超声、ECT、PE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层出不穷,疾病的诊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各式新型检查让人眼花缭乱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事业还会不断发展,新的检查项目必将继续出现,疾病诊断会更为精准,这难道不是令人鼓舞,值得欢迎的吗? 医院的所有检查了吗? 出门诊或网上答疑时,多次听到“我已经做完所有检查,但还是没有查出病来”之类的抱怨。但,这是真的吗? 其实,医学发展远远未到尽头,还有许多疾病或问题依然没有满意的答案,“疑难杂症”甚至“不治之症”也没有完全销声匿迹,“查不出病来”的现象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期存在。但是,医院的具体检查、检验项目何止千万?无论是健康体检,还是疾病诊查,都只能查完“优选”过的部分项目! 我可以充分肯定,没医院的所有检查,但不敢肯定“优选过的项目”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优选。这也是我推出个人专栏、写作系列文章的初始动因。 要做完所有检查不可能,关键看是否优选为什么不用最好的检查取代其他检查? 要回复这个问题,我想应该首先明确“什么是最好的检查?”我的答案是,能够又快又准确地得出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就是最好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兼顾操作简便和价格低廉就更好了!由于经常有这类问题,我已经写过专门文章,请各位检索查阅。 文章截图之一然而,疾病种类千千万万,同一类疾病又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病况,现实中根本就找不出哪一种检查可以替代所有其他检查项目的可能!所以,尽管有脑室充气造影、支气管钡胶浆造影、胸透体检等少数项目被新的更好方法取代,但医院里还得保留许多检查项目,甚至还在不断扩大检查项目的种类,以备针对不同状况进行具体个性化的优选。 如何优选最佳的检查项目? 我曾写过顺口溜:“优选有原则,准确又快捷;若兼廉易简,千金别再换!”算是简明扼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而要做出针对不同状况的具体优选方案,应该先了解各种检查项目的针对性和优缺点,看过我发过的系列文章,各位应该可以得出一些结论。比如:诊断四肢骨折、脱位,首选X线摄片;早期诊断肺癌或明确头部外伤状况,优选CT检查;明确脑肿瘤、脑梗死,以脑部MRI检查最佳;诊断肝肾囊肿,或快速了解血管四肢静脉血栓,应首选超声检查…… 增强CT扫描可明确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当有两种检查对某项诊断均有较大价值时,还可参照“急诊者以快为先,非急诊者以准为上”的原则。打个比方,比如患者有下肢动脉硬化,如果急性缺血,可首选彩超检查诊断后快送介入室实施介入治疗(症状体征明确的还可免彩超直接行介入血管造影)以快速恢复血流,挽救肢体;而如果症状是缓慢进展,则应选做双下肢CT血管成像,以保障对血供全貌的准确评估,方便诊疗方案的制定。 能否彻底杜绝重复检查? 在发表的系列文章中,我从具体情况出发,用了较多篇幅分析了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优选思路,目的就是想提升检查的效率,杜绝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选准了合适的检查方法,在很多情况下真的可以做到一查一个准,非常有利于采取快速恰当的治疗措施解除病患的痛苦。 但是,话又得说回来,并不是所有的状况均可实现一查一个准,单一检查的错漏率有时还很难令人接受。因此,联合应用两种或以上的检查,不少情况下还显得有必要。我不妨以早期肝癌为例,来说说影像检查项目的优选过程: 首先,早期肝癌患者并没有症状和体征,只能通过体检发现。肝脏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简便价廉的B超,一旦发现病灶,诊断就可以确立是吧? 然而,如果被检者是肝癌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有肝炎病史的男性),但B超检查并没有发现癌灶,敢否认肝癌的存在吗?更进一步,体检验血提示有异常指标(如AFP增高),那怎么办?当然就要结合CT或MRI来进一步检查了,必要时,联合应用DSA血管造影,更有助于发现微小的病灶。 CT示众多肝硬化结节,是否有个别恶变?难道不存在重复检查多赚钱的情况吗? 不敢说完全没有,但绝大部分不是事实。还拿上述的早期肝癌检查来举例:为什么不首选MRI、CT这些“好”的昂贵检查,岂不是诊断效能更高、收入也更多呢? 其实不然。医院,这些昂贵的检查限制很严,排队预约的时间非常长,医生们基本上不存在为了多赚钱而重复开单的冲动。而是,即便首选了昂贵检查,同样存在漏诊可能,某些病例反而要再做简便价廉的检查来参照才行!而象CT、PET等检查,还存在辐射危害的因素,不宜每每将其放在首选的位置,能免则免不好吗? 所以,我希望各位多了解一些检查的优选原则,再给医生以充分的信任,针对具体情况共商最佳的优选方案。还应明白,既要看得快,又要看得准,必要的联合检查与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优选之后需互补,联合并非是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