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肠溶胶囊预防血栓形成 什么是蚓激酶? 首先呢,讲蚓激酶必然要讲到蚯蚓,大家都知道我国中医历史是非常悠久的,那么蚯蚓的药用价值呢,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本草纲目》,现在呢还载入历年版的《中国药典》。它具有“通络、利尿”之功能,用于“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等等的病症。 在二十世纪80年代的时候呢,韩国和日本的科学家,从一种名叫粉正蚓冻干粉中分离到一组具有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酶,并发现它能激活纤溶酶原,所以称为蚓激酶。蚓激酶因此而得名,当时的蚓激酶,还只是一个粗提物。 年的时候,留学回国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多种蚯蚓提取物的基础上,以特种蚯蚓为材料,将蚓激酶开发成药物并在中国上市,用于脑梗塞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预防。 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将蚓激酶开发成的药物,由青岛双龙制药有限公司(青岛国大药业的前身)以万的代价受让该研究成果,年作为国家二类新药在中国上市,商品名为“普恩复”,用于脑梗塞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近年来,证明了蚓激酶的良好直接纤溶作用,故学术界更多的称之为蚯蚓纤溶酶。但是“蚓激酶”的名称仍然沿用着。 上面说了一下蚓激酶的发展史,现在说一下它的成分和性质。 大家都知道了,蚓激酶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它不仅能够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还能激活纤溶酶原将其转变为纤溶酶。所以说它既是溶酶也是激酶。 蚓激酶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预防。 蚓激酶不是中药制剂,是生物制品。在这要强调一下生物制品和中药制剂以及西药的区别,大家都知道中药是没有明确的分子式的,所以中药制剂的药效是不稳定的,它的效果会随着药材的质量还有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西药是有针对性的,只对某种病因有明显作用,不能做到像蚓激酶这样同时具有三重疗效,并且西药副作用非常大。但是我们的蚓激酶,有明确的分子式,相对来说效果也就更确切,而它又是从中药里边提取出来的,所以蚓激酶相对来说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它是目前上市的唯一的一个口服具有降纤、溶栓、抗凝等功效的药物。 蚓激酶降纤、溶栓、抗凝的作用 降纤:蚓激酶能直接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破坏水解作用,从而不能形成血栓。 溶栓: 1、直接溶栓:蚓激酶不但能水解含纤溶酶原的纤维蛋白,还水解不含纤溶酶原的纤维蛋白颗粒,并且对血浆中的其他酶类无水解作用。 2、间接溶栓:蚓激酶具有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并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酶原,增强内源性纤溶活力。对于血栓病的高危人群,服用蚓激酶进行预防治疗,可以减少发病,对于不适合使用静脉溶栓药物的急性血栓病患者,还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抗凝: 1、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直接接触造成血液粘稠的根本原因,预防血栓发生。 2、抑制纤维蛋白形成,使红细胞膜外负电荷重新发布,恢复红细胞之间的相互排斥的电场作用,是聚集的红细胞分散开来,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 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修复血管受损内皮细胞,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供氧功能,减轻脑缺血后造成的进一步损伤。 蚓激酶的临床引用--治疗、康复、预防 蚓激酶在临床上不仅用于治疗康复,还用于预防。目前蚓激酶主要用于以下病症: 1、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等; 2、纤维蛋白原增高症,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等; 3、血栓后遗症; 还可用于: 1、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死; 2、外周血管闭塞症:动静脉血栓、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炎帝血管血栓、突发性耳聋; 3、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肾组织纤维化等。 蚓激酶肠溶胶囊的特点: 1、口服制剂,服用方便时目前唯一的口服溶栓药。 2、双重作用机制: 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液粘稠度; 激活纤溶酶原,增强体内纤溶系统活性。 3、对血栓性疾病防治兼备。 4、生物制剂,有明确的分子结构,机理明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蚓激酶用法与用量: 治疗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两粒 疗程:连服3-4周,也可服用至症状消失 预防和维持量:一日三次,每次一粒或者每次两粒,每天一次 饭前半小时服用。一是避免胃消化液过多的进入肠道破坏蚓激酶活性,二是减少肠腔内容物,减少蠕动,保证蚓激酶与吸收部位的充分接触,有利于吸收。 北京平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殿疯用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