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听起来很专业,其实通俗而言,就是人的血管被堵塞了。从器官到组织,再到末端的细胞,无不需要血管的供给养分和带走废物。 因此,一旦血管被堵塞,血液运输系统就会局部瘫痪,堵塞部位如果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堵塞位置在大脑(脑梗)、冠状动脉(心梗)、肺部(肺栓塞),其结果是致命的。而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目前血栓的发生已经遍布各个年龄段,已经成为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一些。不过,静脉血栓由于基本没有任何征兆,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其破坏程度同样不容小觑。下面,小e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静脉血栓的基本情况吧。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王辰指出,事实上,静脉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具体走动时,人们还应该注意“三五七”原则。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并坚持做到有恒、有度,过分激烈的运动对身体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五次以上。 “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次。(身体极好者可达到次;身体不好者不要超过次,具体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节)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