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又称缺血性脑中风,是由动脉或静脉中的血液凝块造成的。 临床医学实验证明:在心脑血管疾病中,80%的病例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而导致的。 血栓发作前的8个信号 1口眼歪斜或流口水例如一侧面部无力或麻木,微笑时发现嘴巴歪了,或刷牙时嘴巴兜不住水,甚至流口水。 2偏侧肢体无力上肢无力: 持刀刮胡子时,突然感觉手臂无力以致剃刀落地; 不能顺利使用筷子夹菜; 不能系扣子穿好衣服等。 下肢无力: 行走时向一边倾斜、“跑偏”,甚至有“拖腿”的动作; 走路时不自觉地反复跌倒,尤其转头、仰头时容易出现。 以上情况要注意进一步发展成脑血栓的可能。 3说话不利索说话费力、“大舌头”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4视物模糊由于给眼睛供血的动脉闭塞,或负责分析视觉的大脑中枢受损,病人可能突然一只眼睛看不清。 5突发头晕这是脑血栓极为常见的一个信号,表现为头昏沉、头闷感,甚至有天旋地转、身体不稳、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觉,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大汗等情况。 这是因为大脑内负责协调身体平衡的部位出现了异常。 6爱犯困或者哈欠连连比如,看平时喜欢的电视节目都能睡着,注意力不集中,哈欠不断等情况,提示大脑供血不够维持清醒,可能是动脉出现狭窄甚至闭塞。 7头痛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或原有的头痛性质改变,多表现为疼痛持续不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8呛咳、吞咽困难吃饭或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吞咽费力,可以伴有言语不清楚、声音嘶哑等情况,提示是负责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或中枢出现了异常。 血栓爱骚扰8类人 据美国卫生局统计,全美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任何人都有可能得血栓,有特定危险因素的人风险更高。 美国《预防》杂志网站提醒以下8类人,应该更加留意。 1超重或肥胖的人体重超标的人,患上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肥胖越严重,风险越高。 这是因为,身体承受的重量越大,血液流动起来就越困难,如果有久坐习惯,情况会更糟。 2吸烟者吸烟看起来主要影响肺部,其实还会伤害血管。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让血细胞更容易凝集起来。 吸烟还与心脏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有关,它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最大的推手之一,因而也会增加患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3孕妇即使在坚持锻炼的情况下,怀孕女性发生血栓的风险也会上升。 这一方面与她们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胎儿生长过程中,会对孕妇腹部血管和骨盆施加压力,阻断血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 4服用雌激素者雌激素是常见避孕药物的主要成分,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上血栓的可能性会增加3~4倍。 原本健康的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发生腿部肿胀、气短。因此,存在血栓风险因素的女性,不建议采用药物避孕。 5有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人如果你正在对抗严重的疾病或感染,就要格外提防血栓。有些类型的恶性肿瘤(如脑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肠癌、胃癌、肺癌和肾癌等)会增加患者得血栓的风险。 此外,糖尿病、艾滋病或炎症性肠病(如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6久坐、缺乏运动的人连续几个小时甚至更久都不移动身体,会导致血栓风险显著上升。特别是喝水不够充足时。 坐长途车或飞机等许久不动的人,发生血栓的风险较高。长途车、公交车司机等职业的人也应注意加以预防。 一个小动作防血栓 多做“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具体方法: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 (人民日报) 大家都在看 这八种润肺止咳汤帮你有效缓解咳嗽 这才是冬季吃羊肉的正确打开方式,您吃对了吗? 冬季5大法宝预防高血脂 感冒咳嗽怎么办?按摩穴位巧应对~ 是时候赞一下了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