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A肺动脉CTA成像基础

时间:2022-9-11 0:14:42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河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肺动脉的解剖和功能

肺动脉(pulmonaryartery)亦称肺动脉干。它是输送静脉血至肺的一条粗而短的干。自右心室的肺动脉口起始,在主动脉起始部的前方向左上后方斜升,达主动脉弓的下方,约平第4胸椎体下缘高度,分为左、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较短,向左侧横过胸主动脉和左支气管的前方至左肺门,分为上、下两支进入左肺的上、下两叶;右肺动脉较长,向右侧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的后方,右支气管和食管的前方至右肺门,分为三支进入右肺的上、中、下三叶。

左、右肺动脉经肺门入肺后,随支气管的分支而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最后形成包绕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即在此进行。

所以肺动脉是输送静脉血至肺的功能血管,营养肺的血管来自胸主动脉的分支(支气管动脉)。

血流动力学

肺循环起自右室,分支状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终止于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延续成肺静脉,逐级变大向心回流,最终汇入左心房。

经过肺循环的动脉血,由左室泵出,经主动脉各级分支、毛细血管、静脉各级分支,最终由腔静脉回到右房。

因此肺循环具有血流量大、速度快,时间短等特点。

因为肺动脉的功能和解剖特点,伴随血液到来的其它物质如下肢血凝块、纤维素、羊水、肿瘤组织、寄生虫、脂肪、空气气体等也会来到肺循环,并引起肺动脉栓塞。

也有少数原发于肺动脉的血栓引起肺梗塞的情况。

怎样获得肺动脉影像

随着肺栓塞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指出急性肺栓塞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心血管病死因,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因此可以发现肺栓塞的肺动脉CTA技术变得尤为关键。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获得优秀的肺动脉CTA图像呢?

扫描速度要快,肺循环的时间短,流速快;因此为了获得相对纯净肺动脉影像扫描速度必须要快。

注射速度快,建议采用高速团注对比剂,可以有效的提高造影血管的浓度,与血管内的栓子密度形成鲜明对比,方便诊断。一般建议4~5ml/s

尽可能的减少对比剂的使用。一方面肺循环的流程短,少量对比剂就可显示全程。另一方面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大都伴随的呼吸功能和心功能的减退,少对比剂引入可以减轻心功能的负担。

准确的时间抓取。根据设备硬件的特点,快速在肺动脉浓度峰值时获取图像。准确的时间抓取也可有效减少来自心腔和肺静脉的污染。

选用大通量留置针(18~20G),尽量选择右肘正中静脉注射。

碘对比剂选择~mgI/ml,64排以下CT尽量选择或的,以提高峰值浓度。

碘对比剂注射以后用高流速盐水冲管可有效减少来自上腔静脉的伪影。

选取合适的触发层面,可以是肺动脉干也可以是上腔静脉;根据设备参数的不同选择和触发点的选择设置延迟方案。

总结:肺动脉CTA成像对时间的把握非常重要,需要根据设备条件合理优化扫描方案才能获得最佳的图像。

下期我将以GELightSpeed64排VCT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我们科室的《64排CT半剂量CTPA扫描方案》,请大家多多指教,

扫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wh/158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