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毛巾果壳 注意!下方出现大量人体标本,胆小勿入! 在美国费城,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医学博物馆——穆特博物馆(MtterMuseum)。这个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匪夷所思的人体标本,其中最有名的可能要数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 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丨穆特博物馆 负责尸检工作的托马斯哈维(ThomasHarvey)偷走爱因斯坦的大脑后,跑到费城给大脑拍照、测量,最后小心地将其切成了块,再一顿操作保存起来。其中每一块切片都有编号,指明它曾经位于大脑的哪个部位。哈维还寄了一些切片给神经病理学家研究,可惜并没有得出什么惊人的结果。 这个天才大脑让哈维度过了落魄的一生。如今一部分切片被保存在美国国家卫生与医学博物馆里,已经很少对外展示。而穆特博物馆里的46片大脑切片,就是来自当时收到样本的神经病理学家。 不过在这个有丰富馆藏的博物馆里,令人大开眼界的远不止天才爱因斯坦的大脑。 当肌肉逐渐变为骨头 穆特博物馆里,有一具奇怪的男性骨骼——在人本身固有的、根节分明的骨骼上,还额外有一些丝丝连连的骨头。自年起,它就被收藏在博物馆里。 年,一名叫卡罗尔奥尔泽尔(CarolOrzel)的女性见到这具骨骼后,说她死后要和它并列展览。因为他们都患有同一种疾病,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FOP)。 患有FOP疾病的男性骨骼丨穆特博物馆 FOP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得了这种病后,人身上的结缔组织(如肌肉、韧带等)会逐渐转化为骨骼,患者也会逐渐失去灵活自如的躯体。 这具男性骨骼属于哈里伊斯特拉克(HarryEastlack),他是FOP的代表性病例。他在世时,部分肌肉就逐渐变成了骨头,为此他做了多次手术来去除这些多余的骨头,但这并没有让病情好转。越来越多的关节融合在了一起,他不得动弹。到15岁时,他的下巴已经融合,无法再吃固体食物,也不得不咬紧牙关说话。 奥尔泽尔也有同样的经历。同时她也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女人,希望能以最美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手臂不能活动,她便用长金属片固定梳子和粉刷,这样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给自己梳头发和化妆。她在FOP社区中也非常活跃,希望通过展现自己的生活,让公众对这种疾病有更多认识,也能促进学界对疾病的研究。 奥尔泽尔(中间,坐在轮椅上)和研究FOP疾病的科学家在一起丨穆特博物馆 奥尔泽尔年去世的时候,她的骨骼如约和伊斯特拉克的骨骼陈列在一起,两人生前并不认识,但此后他们将“并肩作战”。而奥尔泽尔所热爱余件的珠宝也在博物馆继续陪伴着她,仿佛她还一直美丽着。 永不分离的暹罗双胞胎 穆特博物馆里,有一对著名的连体双胞胎——Chang和Eng。他们出生于泰国,一度被称为“暹罗双胞胎”。年,他们被带到了美国巡回演出,在厌倦了这种生活后,他们娶了一对姐妹,在北卡罗来纳州买了农场,一共生养了21个孩子。 Chang和Eng以及他们的家人丨穆特博物馆 两兄弟的脾气喜好截然不同,Chang脾气暴躁,喜欢喝酒;而Eng平静随和,喜欢熬夜打牌。这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所以两人决定轮流在对方家里住几天,在谁的房子里就由谁做主。 这么做的效果很好,然而年的一天,轮到去Chang家里了,当晚风雨交加,但Chang坚持要去。第二天,Eng照常醒来时,却发现Chang永远地沉睡了过去。 Eng准备进行紧急分离手术,或许这样自己还有活下去的机会。但在19世纪交通不便的情况下,Eng还没来得及接受手术,就在三小时后去世了。 经过尸检,医生发现连体的他们共用一块肝脏。医生认为即便是进行了手术,因为失血等原因,这对双胞胎也不可能安全分离。如今,他们推测Chang可能是死于脑血栓。 陈列在穆特博物馆的石膏铸件,左为Eng,右为Chang丨穆特博物馆 在穆特博物馆,还有一对连体双胞胎男孩,被前馆长命名为Jim和James。这对连体双胞胎共享一颗心脏。 共享心脏的连体双胞胎丨穆特博物馆 大约40%的连体双胞胎是胸部相连,33%是下腹部相连,后者可能共用肝脏、消化系统或者生殖器。更罕见的是颅骨相连的情况,仅占6%。 颅骨相连的双胞胎丨穆特博物馆 肥皂夫人 “肥皂夫人”(SoapLady)是年在费城公墓出土的。一百多年来,她一直摆着受到酷刑般的姿势,张大嘴巴仿佛在尖叫。 “尖叫”的肥皂夫人丨穆特博物馆 她身上包裹着一种叫尸蜡(adipocere)的脂类物质,像肥皂一样。这种物质很罕见,可能是人的脂肪在碱性、温暖、没有空气的环境中逐渐变成的,这也正是肥皂夫人被埋葬的环境。 被尸蜡包裹的肥皂夫人可以免于昆虫、微生物等的侵扰,整个尸身得以完好保存。在博物馆里,工作人员都没有把她放进冷气柜,而是直接放在玻璃柜里。 科学家最初进行尸检时,认为肥皂夫人死于黄热病疫情,年龄大概40岁。而年一次新的检查中,科学家认为肥皂夫人可能只有20多岁甚至更年轻。 肥皂夫人并不需要在特殊的环境中保存|穆特博物馆 人类最大的便便 这段巨结肠长2.54米,最宽的直径大约45.7厘米,里面装有大概18千克的便便。 目前已知的人类的最大便便有18千克重丨穆特博物馆 结肠是大肠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储存便便和回收水分。这段巨结肠来自一名死于29岁的男子,背后是一段悲惨的故事。 男子一生都被便秘所困扰。据他母亲说,他18个月大时,腹部比一般婴儿要大,而且已经有便秘症状了。到16岁的时候,他甚至一个月才能排一次便。到了20岁,他还被送去展出,被称为“气球人”。 一生深受便秘困扰的男子丨穆特博物馆 实际上,他得了一种叫“先天性巨结肠”的疾病。一般来说,我们的结肠上会有神经,可以调节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排便。但得了这种病后,一部分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失去了活力无法蠕动,便便就淤积在结肠中无法顺利排出。 这种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每~名新生儿中就有1人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手术痊愈这种疾病,患者不用担心要遭受顶级酷刑般的便秘了。 除此之外,穆特博物馆还展出了巨大的卵巢囊肿,这个囊肿重达34千克,来自S.M小姐。费城外科医生华盛顿阿特利(WashingtonAtlee)对S.M小姐做了手术,并把切除的囊肿捐赠给了博物馆。 34千克重的卵巢囊肿丨穆特博物馆 穆特博物馆还有一整面头骨墙,是奥地利解剖学家约瑟夫海特尔(JosephHyrtl)收藏的个头骨,用以展示欧洲人颅骨解剖学的多样性;馆内还有北美展览中最高的人类骨骼,高7.6英寸(2.米)。 一整面头骨墙丨穆特博物馆 许许多多的藏品无法一一道来。 穆特博物馆的创立者是美国一位受人爱戴的外科医生托马斯穆特(ThomasMtter)。在麻醉剂发明后,穆特医生是最早开始使用它的人。在行医过程中,他坚持消毒,极大降低了病人的感染风险。他还是医学整形的先锋,曾修复烧伤面容、畸形足等。一些得了“怪病”的病人也纷纷跑来找他,他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标本和藏品。 年,他把大量标本和医疗器具捐给了费城医学院,希望建立一座博物馆来推广医学教育。这些藏品,也是后来穆特博物馆的基础。 在医学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奇怪和罕见的病例,在这些病例背后往往是一段段曲折的、与疾病对抗的医学史,记录着医学的发展。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疾病被现代医学攻克,或许未来这些疾病,也真的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了。 参考文献 [1]thesoapla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