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原因复杂,多和生活方式

时间:2024/8/25 17:42:55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导语:2型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引起的全身微血管并发症。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糖代谢紊乱、激素和细胞因子作用、遗传因素等。患者会有排尿异常、尿液改变、水肿等症状,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器官。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肾脏替代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

型糖尿病肾病病因与临床表现

1、病因

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主要病因有:胰岛素代谢异常、葡萄糖代谢异常、细胞因子作用、遗传等。

(1)肾功能的变化

其临床特征是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血糖控制不良的病人,可使肾小球体积增大,使其表面变得更薄。此外,糖尿病病人还会出现血脂、甘油三酯、LDL等异常。脂类代谢障碍会导致肾小球的硬化。

(2)糖类代谢障碍

高血糖引起的代谢异常是引起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高血糖不仅能引起系膜的增生和损害,而且能引起组织蛋白的非酶糖基化。高血糖会造成细胞的高渗透,造成细胞的水肿和破坏,同时还会造成血流动力学的不正常。

(3)荷尔蒙与细胞因子的影响

一系列细胞因子、激素和细胞内信号途径在D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血管紧张素Ⅱ、TGF-β(TGF-β)、内皮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VEGF、前列腺素、一氧化氮等。遗传因素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影响也很大,很多研究结果显示,有家族史的糖尿病病人,其发生的概率会增加。糖尿病肾脏病是一种多基因疾病。

2、征兆

2型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尿液改变、高血压、水肿等,同时还会导致食欲下降、感觉异常、贫血等。如果是蛋白尿,也会有排尿次数的增多。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后期以持续性高血压为主。合并有高血压的病人会出现较少的肾功能衰竭。下肢水肿甚至是全身。2型糖尿病可导致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的异常。

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一般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有异常排尿、尿液改变、高血压、水肿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尿微白蛋白测定、尿其他蛋白测定、运动激发试验、肾功能测定、血糖检查、B超、CT、肾动态显像等检查,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2、化验

(1)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检测

尿白蛋白或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率要在3-6个月内3次尿中发现2次异常,以排除错误。尿转铁蛋白(TRF)的分子量与白蛋白相近,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病的良好指标,其敏感性高于尿白蛋白。尿中小分子量蛋白质N-乙酰-D-D-氨基糖苷酶(NA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一种早期的监测手段。

(2)动作激励测试

没有蛋白尿的糖尿病人在运动后会有蛋白尿,而在原来休息状态下已经有了蛋白尿的人,在运动后会有明显的蛋白尿。但是正常的人在运动后也会有蛋白尿,所以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只会让早期的DM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增加,正常人群不会有蛋白尿。

(3)测定肾脏的功能

临床上可以通过肾脏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来判断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和代谢异常。可以通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糖尿病。

3、病理检查

医生会用穿刺的方法获取肾组织,做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其性质,从而帮助确诊。

4、诊断

(1)诊断的基本原理

医生会询问病人以前的糖尿病病史和控制状况,询问病人的肾脏相关症状,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判断。糖尿病肾脏病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

第一阶段

有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后,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的提高约50%,肾小球和肾小管增大。有时会出现短期的白蛋白尿,特别是在压力、体力活动、疾病和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下。

第二阶段

大约有30%的I型糖尿病病人在经过10年的病程后,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II期,以微量白蛋白尿(30mg/24小时)为特点。GFR(肾小球滤过率)可能会高于正常值。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组织学改变。

第三阶段

大多数的微量白蛋白尿在5~7年后即进入显性肾病(Ⅲ期),常规的尿蛋白试纸可以检出蛋白尿(总蛋白mg/24小时)和大量的白蛋白尿(mg/24小时)。

第四阶段

这就是糖尿病肾病的后期,肾脏功能会逐渐衰退,最终会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在肾脏病变中,有明显的蛋白尿(3.5g/24小时)和全身性高血压,但没有出现肾小球炎症(红细胞管型)、小管间质炎症(白细胞尿酸或白细胞管型)的变化。肾容量常以不符合肾功能不全程度的形式出现。

(2)分类法

肾性高血压病

糖尿病人常伴有高血压,虽然会导致尿蛋白尿,但是尿中的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很少会有肾病综合征样的大量蛋白尿,前期表现为肾小管功能损害、夜尿增多,眼底变化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是高血压、动脉硬化。

肾淀粉样变

常见的症状是大量的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并不一定会缩小,尿白蛋白含量低,24小时尿蛋白含量高,眼底检查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有一些病人会出现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炎症等疾病。

与肥胖有关的肾脏疾病

肥胖、代谢综合征、轻度蛋白尿、肾小球肥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然而,在不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周边神经系统异常的情况下,肥胖相关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可在减肥后得到缓解或消除。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时间较短,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很有意义。

结语:医生会询问病人过去的糖尿病病史和控制状况,询问病人的肾脏相关症状发生的时间和变化,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来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治疗肥胖等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外科治疗或替代治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wh/172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