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5指标抗凝治疗监测利器岚煜手

时间:2021-4-29 18:49:35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得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众所周知,对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来说,长期抗凝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是否会导致出血发生?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生理性止血的过程。一般来说,生理性止血的主要过程就是凝血瀑布激活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完成止血,而我们应用的抗凝药物刚好作用于凝血瀑布,如华法林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利伐沙班选择性抑制Xa活性等,导致凝血系统不能正常被激活,所以抗凝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同时,也会导致出血情况的发生。

临床上用于检测凝血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活化凝血时间(ACT)等。在凝血功能诊断时,凝血指标各司其职。

监测凝血指标对于临床指导用药主要体现在

以下两个方面:

1

指导口服抗凝用药

如房颤患者常用华法林作为长期抗凝治疗药物,但华法林在使用时治疗窗窄,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使用过量会导致出血,用量不足又容易形成血栓。因此在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PT和INR的浓度调整华法林使用剂量,达到理想抗凝强度。

2

监测术中肝素剂量

此外常用ACT和APTT监测患者体外循环术中肝素剂量。针对呼吸循环困难患者在进行ECMO辅助治疗期间,常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但也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因此需加强凝血功能监测,维持适当的ACT水平,并结合APTT和抗凝血因子Xa反映肝素的抗凝强度,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判断,降低患者血栓/出血风险。

无论是监测口服抗凝药物还是术中肝素剂量,针对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始终要求“微、简、快、准”。而岚煜生物推出的手持凝血分析仪LA-完全满足市场检测的需求。LA-机型小巧,仅重0.3kg,携带十分方便,可成为临床医生的口袋利器;操作过程简单,仅需扫描-添加样本-检测-出结果四步,即可轻松完成整个检测流程。

在一张卡上同时检测五项指标(TT/PT/APTT/FIB/ACT),8min内完成样本进、结果出的检测过程,实现快速检测;同时五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全面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李旭丹,陈建文,陈妙佩等.探讨利用活化凝血时间监测进行血液透析过程普通肝素用量调整[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v.7(29):-.

杨峰,王粮山.成人体外膜氧合循环辅助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98(12):-.

+ACC专家共识:口服抗凝药患者出血管理的决策路径.

严重创伤出血与凝血障碍管理欧洲指南(第5版)摘译与解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yf/133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