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ldquo腿凉腿痛rdq

时间:2022-8-29 14:47:10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中老年人遇到“腿凉、腿痛、走路后小腿酸胀难受”的时候,可别忘了查查下肢动脉,这个小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黄医生通过真实病例带您了解常见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苦恼的“腿凉、腿痛”老李先生,74岁了,最近这些年总是左侧腿脚发凉,走路活动后,不仅左脚发凉更明显,左侧小腿还出现酸胀乏力的感觉,站着休息几分钟就好了,最近一年是越来越严重,走不到米就需要停下来休息,这让老李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困扰。做了很多检查,查腰椎,查脑梗,都没发现什么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呢?老李先生听朋友介绍,医院,一查下肢动脉血管超声,还真是发现了问题所在,他的左侧大腿段的动脉血管堵了,也就是左侧的股浅动脉,因为动脉斑块太多,闭塞了,从而导致了左小腿和左足的缺血缺氧。

复习一下这个内容,已经了解的朋友可以跳过这段

下肢动脉长斑块堵塞是什么病?

下肢动脉就是给下肢输送氧气的“管道”,当动脉管腔狭窄或者闭塞时,被输送到腿和脚的氧气就少了,继而下肢肢体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这种情况称为下肢缺血。下肢缺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慢性缺血,最常见的就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一种是急性缺血,最常见的就是下肢动脉栓塞和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如果某个病人并不是突发的急性病变,而是几年时间缓慢发展加重的,则考虑是慢性缺血所致,也就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病变,也就是俗称“长斑块了”,当斑块增生,会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被输送到腿和脚的氧气就少了,继而下肢肢体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这种情况称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这是一种慢性病变。

很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在初期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但是随着动脉狭窄的加重,下肢远端肢体的供血不能满足持续的代谢需求,就会出现“走路活动后小腿无力或者抽筋样疼痛,休息一会儿就好了”这样的情况,这种临床症状专业术语称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特征性表现,间歇性跛行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侧枝血管循环等多方面因素。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从开始行走到出现疼痛的时间,称为跛行时间,行走的距离称为跛行距离,跛行的时间和距离越短,提示缺血的程度就越重。不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包括: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酸胀、乏力、发凉等情况。黄柳桓医生提示:

当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酸胀、乏力、发凉、疼痛等情况时,要引起重视,医院进一步检查下肢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者堵塞。

有针对这些情况的检查吗

有。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和查体,可能会选择以下一项或者多项检查:

测量肢体动脉压,也就是ABI,具体了解点这里。

血管超声,具体了解点这里。

动脉血管CT检查,具体了解点这里。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积极的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需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免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药物治疗也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主要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解除血管痉挛、治疗原发病、防治肌肾综合征等治疗,即使是在手术或溶栓后仍继续抗凝治疗,而合并有房颤的患者,也应根据情况选择长期抗凝治疗。

一般治疗策略:在很多情况下,一般治疗策略同样很重要,这些治疗还能改善症状和延长手术获得的通畅率,就是让放的支架,让搭的桥,通的更久。主要包括以下这6个方面:

戒烟:许多研究表明,戒烟可以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截肢风险。

降脂治疗:在斑块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管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基线水平如何,使用适当的他汀类药物进行将脂治疗。

血糖控制:治疗糖尿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发病率。

健康的饮食

运动:在医生指导下的运动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运重建:当斑块进一步增多或者血栓堵塞动脉管腔,导致远端肢体缺血缺氧症状严重时,需要进行血运重建。主要包括两类:

外科动脉重建手术:包括各种搭桥手术(股动脉-股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等),也包括斑块或血栓切除,是将动脉切开,切除并取出堵塞动脉的斑块或者血栓,达到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的目的。下肢动脉腔内微创治疗: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这样的慢性病变,可使用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各种微创手术。因为创伤小,可重复性操作等优势,目前很多时候已经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如下图:上图左:斑块形成,血管狭窄;上图中:球囊扩张;上图右:植入支架。这个病人是怎么治疗的?我们回到这个病例上来。通过详细分析,我们觉得对该病人而言,微创手术更合适,于是给边老李先生制定了微创手术的手术计划。我选择穿刺大腿根部的股动脉,一个约2mm的手术伤口,在动脉里放入一根特殊的小细管子,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和了解病变情况,下图可见动脉血流中断了。我们使用一根跟头发丝差不多细的专用导丝通过了闭塞的动脉,然后沿着导丝跟进一个4mm直径的球囊在病变处进行扩张,扩张后可以看到血流明显改善了,见下图。这根动脉血管的直径大概是6mm,我们本打算使用无支架技术进行开通,我们用4mm的球囊扩张后血流是改善了,但仍然有明显的狭窄,于是使用了5mm的球囊进行扩张,但是扩张后发现,发现血管出现了明显的夹层影像,斑块太硬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见下图。遇到这种情况,于是选择了通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办法来开通血管。下图可以看到术后左下肢的血流明显改善。我们来看看术前术后的对比,左下肢动脉开通后血流明显改善了。

手术后我们使用一种特殊的伤口缝合装置,仅需平躺卧床休息几个小时,老李先生就可以正常下地活动了。

术后第三天,老李先生就康复出院了,手术后他觉得左下肢暖和了,走路也有劲了。

我们术后除了建议他口服一段时间相关药物,更是鼓励他坚持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行走锻炼等,还要回来复查,让我们定期的了解他的情况。

黄柳桓医生提示:

当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酸胀、乏力、发凉、疼痛等情况时,要引起重视,医院进一步检查下肢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者堵塞。

在新科技、新理念的发展下,医生可以给患者带来“有效、精准、快速、微创”的新医疗体验。

希望本文对您或者您的家人能有所帮助。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阅读:遇到问题不要慌,收好这份血管秘笈,原来那么重要!

点击阅读: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这12点很重要

点击阅读:外科医生有一个好保温杯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遇到“下肢突发肿胀、疼痛”你别慌,还可以这样治

点击阅读:放了支架,还能做核磁检查吗?

——黄柳桓医生出诊信息——

医院

门诊时间:血管外科每周三上午

咨询

医院

门诊时间:血管外科每周四下午

-

或24小时服务热线

黄柳桓

希望我的用心,能对您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yf/157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