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育中的血栓风险管理专题学术活动

时间:2021-9-26 20:41:2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年05月26日下午,由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主办、广医院承办的周三学术直通车活动,在我院一号楼十楼会议室举行。本次学术活动主题是“辅助生育技术中的血栓风险管理”。专题学习班同时采用了现场交流和腾讯会议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

我院李观明院长、赵庆国副院长、黄伟彪副院长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韦相才等领导,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李观明院长在会议伊始致辞,期望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医院之间的学术沟通联系,促进我院生殖医学和生殖免疫学科发展。

(李观明院长致辞)

随着生殖医学的迅速发展,在临床中不断出现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反复种植失败、反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以及辅助生育中的血栓风管理等难题给临床医生带来很大的困扰。为此,我们特邀国内著名血栓与止血专家冯莹教授、医院王琼教授、中山大医院陈慧教授、广州知力医学检验实验室赖建禧和李静飞老师在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专题报告。

(会议现场)

冯莹教授交流的题目是《RSA中遗传性易栓症的诊断及管理》。她用丰富的文献数据以及自身多年的研究和病例实践经验,分别从血栓形成的遗传学因素和获得性因素等不同角度,详细带领我们复习和分析了血栓的成因。在冯主任的讲题中,特别强调对遗传风险因素排除的重要性,她对比了基因测序与表型检测在诊断血栓疾病方面的优缺点,同时用妊娠相关的实际病例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体会。

王琼教授的讲题是《辅助生育中的凝血功能异常》。王教授的分享一如既往的逻辑严谨,思考深入。她着重分析了复发性流产孕妇中的血栓风险分层判定及对应的管理的策略,提出了血栓高风险并非意味着临床血栓表现,应该更加注重临床血栓管理的观点,同时王教授也对辅助生殖所面临的血栓风险评估复杂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临床经验的交流。

陈慧教授的专题报告是《抗凝治疗在辅助生育中应用》。在遵循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陈慧教授详细分析了阿司匹林、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其他抗凝药物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同时,陈教授还分析了不同疾病诊断与药物治疗之间的相关性,尤其着重讲解了OAPS(产科APS)的诊断及抗凝药物治疗策略。

赖建禧老师的讲题是《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诊断》。作为首位在直通车进行授课的检验学专家,赖建禧老师深入浅出的从另一个角度,完整的复习了出凝血的机制以及疾病因素。同时,赖老师从LA、PC/PS/PT检测举例,向大家阐述了实验方法学、标本质控、报告解读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意义。

李静飞老师的讲题是《出凝血MDT运作经验分享》。李老师着眼于引入构建和优化疾病治疗体系,简明扼要的指出了出凝血发展所需要的培训、检测、MDT诊疗、随访统计四个关键要素。同时分享了已经开展的院内出凝血MDT项目经验,引导大家思考和讨论辅助生殖领域的出凝血MDT建设。

在学术活动讨论环节中,嘉宾钟依平、王芳教授分别就主题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讨,现场的学者和临床医生也热烈交流。

(韦相才教授做出会议总结)

最后,大会主席韦相才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本次学术活动的讲题设计贴合临床、学术水平高。讲者不仅包括生殖医学、生殖免疫学的专家,还特别邀请了血液学和检验医学的专家进行多学科沟通交流,这既包含了对目前临床实践的经验,也带来了对未来学科发展的思考和探索。韦教授表示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吸引更多的学者、医者参与,通过多中心研究的开展,形成高质量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南。

(会议结束合影留念)

END作者:顾恒审稿:钟兴明、黄江涛审定:黄伟彪编辑、排版:蔡佳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zl/146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