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最常问的就是:医生,我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了,我会的脑梗塞吗?我的斑块会脱落吗? 包医一附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刘波表示,查出“颈动脉斑块或颈动脉狭窄”别害怕,不必“谈斑色变”,早期进行预防和干预,可有效预防斑块脱落引发脑梗疾病发生,如果斑块大,使脑血管狭窄超过50%或血管里形成斑块后容易脱落才会成为梗死的不定时“炸弹”。 本期专家 刘波包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 专业擅长:脑血管病、眩晕、头晕、头痛、睡眠及情绪障碍,周围神经疾病,运动障碍疾病,脊髓疾病,癫痫,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科室- 颈动脉斑块成脑梗“元凶” “人的血管就像水管,使用久了会生锈、长斑块,常年累月的血液流动,血管壁上都会附着脂纹,逐渐出现斑块,就会阻碍人体的血液供应,斑块一旦破裂或者脱落,都会给人体造成致命的伤害。颈动脉斑块的破裂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对于颈动脉斑块的防治须让斑块‘稳固’,才能防止脑梗疾病的发生。”刘波说。 刘波介绍,颈动脉斑块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于头颈部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其发展阶段包括:脂纹期、纤维斑块期、粥样斑块形成期、继发性病变(斑块内出血、破裂、血栓、钙化)。颈动脉血管像“水管”,而颈动脉斑块就是里面的水锈和污垢沉积。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种病理现象越来越高发;而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等)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斑块脂纹期,是血管壁上可以看到脂质的纹路;纤维斑块期,是斑块内的脂质成分较少,以纤维样的物质为主;粥样斑块期,是斑块内已经有了软乎乎的脂类物质,由于粥样斑块表面还覆盖一层纤维样的物质作为保护,因此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斑块的继发病变期是斑块表面的纤维样物质会有破损,斑块的局部可能会诱发血栓形成,脂质物质也可能会脱落到血管远端,是斑块会造成危害的阶段。 颈动脉斑块按质地分为软斑块与硬斑块,按稳定性可分为易损(易破裂)斑块和稳固斑块。一般来说硬斑块附着管壁牢固不易脱落,软斑块附壁不牢易脱落。斑块脱落会造成颈动脉所属分支脑动脉的急性闭塞而引起脑梗死。如果颈动脉斑块破裂,则产生二种危害,破裂的斑块内物质进入血流堵塞远端脑动脉,斑块破裂也容易造成局部创面血栓形成,附着管壁的血栓更易脱落,血栓迅速形成快速长大而造成急性颈动脉闭塞,所以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堵颈动脉的斑块大小与堵塞血管的部位以及斑块的活跃程度。 72岁老人颈动脉斑块狭窄突发脑梗 刘波介绍,上周三出门诊时,一位72岁老人来就诊。问诊后得知,老人患有高血压十多年,糖尿病二十多年,爱喝酒,早晚三瓶酒。当天凌晨2点,老人起床后一侧身体无感觉,摇摇晃晃上完厕所后,继续上床睡觉。早晨7时,症状未消失。9时,医院就诊,通过核磁检查后诊断颈动脉有不稳定斑块、一侧已经脑梗。老人的家属介绍,几年前老人在体检中查出了颈动脉狭窄60%至70%,由于老人性格固执不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也不能按时按量的进行治疗,导致了斑块脱落引发一侧肢体偏瘫。经过及时的介入治疗后,老人出院时已经能够自行行走,恢复良好。 “临床上一般以斑块致颈动脉狭窄50%为界限,超过50%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相关临床表现,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或阿司匹林类药物治疗;狭窄程度小于50%的病人,是否用药需要根据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和大小来做危险分层来评估。”刘波说。 健康规律生活、调整饮食、控制体重”是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和脱落的重要措施。5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糖尿病人群,以及吸烟、肥胖、压力过大、脾气暴躁、有家族病史等人群属于颈动脉斑块的高危人群。一旦患有颈部动脉硬化的症状时,应及时到专科门诊进行就诊,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本期编辑:张娜 百姓贴心的健康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