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为啥会淤堵?(健康之道·深静脉血栓①)张强
●血液在深静脉内产生不正常凝结,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可以发生在全身静脉,最多发生在下肢。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人腿上的静脉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平常能看到的手上“青筋”,即是浅静脉,位于皮下组织。而深静脉是肉眼无法看见的,通常位于肌肉之间。还有连接深浅静脉的交通静脉。深浅两静脉系统协同作用,把组织利用后的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形象地说,两者就像人体的下水道,把“污水”送回到指定的地方——心脏。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的血流是从浅表到深部,从下至上。其中,深静脉起了主要的回流作用,浅静脉血流直接或者通过交通静脉汇入到深静脉。 血液在深静脉内产生不正常凝结,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可以发生在全身静脉,最多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非常复杂。著名的威尔肖三因素至今被广泛认为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因素,即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固状态。打个比方,一条河道的水流停滞,或者河床不整,就容易产生淤积现象。 哪些具体因素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呢? .年龄:深静脉血栓可见于任何年龄者,但年龄越大,发病率也越高,通常将0岁以上患者视为高发人群。 .活动少:长期卧床、不动的患者因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减弱,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发病的风险。 3.静脉血栓史:如果有过静脉血栓,那么形成新血栓的概率就会增加。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能释放促进凝血的物质,所以恶性肿瘤患者有更高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恶性肿瘤是以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 5.外科手术:涉及髋部、盆腔、膝部、脑部或脊柱的手术,可增加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6.创伤: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创伤导致的下肢骨折、脊髓损伤、静脉血管损伤等,易使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 7.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基因突变或缺乏抗凝物质的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些病人往往反复发生深静脉血栓。 8.妊娠或者产后: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体内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高凝状态,有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发生。 9.某些药物:如服用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促红细胞生成素、它莫西芬、沙利度胺等,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 0.血液疾病:如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也容易发生血栓。 (作者为张强医生集团血管外科专家) 肺里的血栓从哪来?(健康之道·深静脉血栓②)张强
●如果腿上的深静脉血栓在急性阶段得不到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会脱落并沿血液循环到右心房、右心室,最终进入肺动脉,造成肺栓塞
医学统计表明,肺栓塞是造成住院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意外。医院都会遇到这样的案例:患者手术顺利,但术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过去常常归结为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例被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大面积血栓脱落导致的严重肺栓塞。 如果腿上的深静脉血栓在急性阶段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会脱落并沿血液循环到右心房、右心室,最终进入肺动脉,造成肺动脉栓塞,也叫肺栓塞。大面积的肺栓塞会导致肺缺血,并失去血液气体交换的功能,往往致命。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往往被忽略,而肺栓塞的发生又是突发性,所以常常被比喻成“沉寂的杀手”。 除了引发肺栓塞以外,静脉血栓如果没有及时规范治疗,侧枝循环建立不充分,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如下肢持续水肿、浅表静脉扩张或者扭曲、小腿皮肤变黑甚至溃烂。 实际上,大部分的深静脉血栓并不会导致致命的肺栓塞。据统计,深静脉血栓导致致命性肺栓塞的比例,总体上低于0.6%。尤其对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临床上危害很小,如果没有继续蔓延,可以不予抗凝治疗。慢性血栓由于机化的血栓已经紧密粘附在静脉壁上,其脱落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 因此,只要是规范和及时的抗凝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并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即便是血栓持续存在,由于侧枝静脉的大量开放,可以起着回流代偿作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往往没有肿胀等症状。只有血栓蔓延堵塞侧枝静脉的开口,或者迅速蔓延时,才表现出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因此,大部分临床得到明确诊断的深静脉血栓,已经病程超过数天,很容易延误诊断。 如何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呢? 首先,一旦怀疑深静脉血栓,可以采用手挤压小腿肌肉或者足部背屈拉伸肌肉的方法。如果诱发小腿肌肉疼痛,可以提示早期腓肠肌血栓形成。如果高度怀疑,医院做血液D聚体检测。D聚体指标升高,并不能就此判断是否有静脉血栓,而指标阴性却可以排除急性静脉血栓。一旦怀疑急性静脉血栓,必须第一时间做血浆D聚体测定,因为慢性静脉血栓也可以表现为D聚体阴性。 另外,静脉超声检查也是诊断静脉血栓的必需手段。静脉超声检查已经在国际上替代静脉造影,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对于小腿腓肠肌静脉血栓的诊断,需要高标准的超声设备和高水准的医生仔细检查,否则容易漏诊。 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没有看到血栓并不代表可以排除血栓。比如下腔或者髂静脉的血栓情况,由于肠道气体的干扰,超声往往无法显示清楚。如果临床上高度怀疑,还可以使用CT静脉造影像,用于进一步排查。不过,下肢深静脉造影不应该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首选或常规的检查,因为其具有价格高、操作时间长、无法移动到病床旁、造影剂诱发血栓等缺点。 (作者为张强医生集团血管外科专家)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