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 血管堵塞,身体可能瞬间“垮掉”。 血栓, 就像是游走在血管里的幽灵, 随时随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有一句话叫做,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血液在静脉血管里流动,就像水在河道里流动。 河道有泥沙,血液有血细胞;河道有大坝拦截,血液也有瓣膜控制开关。 如果河道里的泥沙俱下、集结成团,那么河里的水就会四处寻找突破口,泛滥成灾。 如果血液具有血脂多、凝血因子多等凝血条件,那么血细胞就会堆积,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形成血栓。 ABOUTTHROMBUS 关于血栓 血栓, 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 前两者的严重程度已被公众广泛了解,虽然静脉血栓栓塞症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杀手,但遗憾的是公众知晓率却很低。 数据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便会使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 这是由于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包括静脉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瘀滞。 如: 住院、手术和久坐不动都会让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 而且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对于血栓的危害,除了急性期导致生命危险外,大部分患者在静脉血栓形成后1-2年内逐步出现活动后肢体疼痛、肿胀、水肿、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 这一比例可高达50%,其中5%-10%的患者最终出现静脉性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血栓后综合征。 血栓最易“拴住”五类人1 高血压人群 以前发生过血管事件、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凝状态和高半胱氨酸血症的人群要特别小心。 其中,高血压会引起小血管平滑肌阻力增加,血管内皮受损,增加血栓发生的几率。 2 遗传人群 包括年龄、性别及一些特定的遗传特征,目前研究发现,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 3 肥胖和糖尿病人群 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具有多种促进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这一疾病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使血管发生损伤。 4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和缺乏锻炼。 其中,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5 长时间不动的人 卧床、长时间不动等均是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教师、司机、售货员等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风险也相对较大。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静脉血栓是可以被预防的。 积极主动参与运动锻炼,将有效的减少血栓风险。 如果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比如驾车或乘飞机进行长途旅行,甚至是在办公桌前久坐,尤其是弯着膝关节,建议花一点时间站起来,伸展腿部,并且在附近走动一下,这对健康的血液循环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老年人都勤活动、少久坐,动动腿,扭扭腰。 一个小动作防血栓 多做“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具体方法: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 还有“预防血栓动动操” 也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作者:唐晓晓(老年病科) 编辑:Suzy 青医院原创出品。 青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