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是指发生在腹主动脉处的局部血管管壁扩张或膨出,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1.5倍以上定义为腹主动脉瘤。我国动脉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腹主动脉瘤是主动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主动脉瘤的95%。统计数据显示好发于老年男性,男女之比为10:,尤其是吸烟者,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约为0.5%。且有很多患者会在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发动脉瘤破裂,这类瘤体破裂的患者死亡率可达90%以上。因此,医学界也把腹主动脉瘤叫做人体内的“定时炸弹”。 临床表现主要有: 1、腹部出现搏动性肿块:大多数患者可在脐周及左中上腹部扪及搏动性的肿块,而且其搏动具有多向性膨胀感,同时还可伴有震颤及血管杂音。 2、疼痛:大多数患者仅有腹部的轻度不适感或胀痛,但当瘤体侵蚀到椎体或压迫了嵴神经根时,会出现明显的腰背部疼痛。如果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腰背痛,则是瘤体累及腹腔内的供血动脉或引起腹膜后血管破裂出血的征象。 、压迫邻近脏器:瘤体压迫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时,可引起消化道症状;压迫输尿管时,可导致尿路梗阻,还有少数患者可因瘤体压迫胆总管而出现阻塞性黄疸。 4、动脉栓塞:如果瘤腔内的血栓脱落,则可引起腹主动脉分支的急性栓塞,如肠系膜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甚至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缺血性坏死。 5、动脉瘤破裂:这是腹主动脉瘤患者最危险的症状。瘤体破裂会导致大量出血,这类患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死于失血性休克。 诱发因素: 1.高血压既是腹主动脉瘤常见的诱因,又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当血压突然升高后,由于腹主动脉管壁局部异常,导致管壁急速扩张,严重者动脉瘤破裂。2.动脉硬化导致大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血管内膜粗糙进而形成血栓。.年龄、主动脉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升高而增加。4.其他:吸烟、创伤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也是腹主动脉瘤的易患病的因素。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是腹主动脉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防止破裂。嘱病人卧床休息,避免突然增大腹压的运动,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排尿和身体大幅度活动,以及突然坐起、强烈扭曲上身、突然弯腰等动作。 ()观察双下肢血运,防止附壁血栓脱落造成下肢缺血。 (4)训练床上大小便,防止术后因体位改变而发生尿潴留及便秘。 (5)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 (6)监测血压,维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造成动脉瘤破裂。 术后护理措施: (1)体位与活动。穿刺处伤口盐袋压迫8小时,双下肢平伸,制动12小时,平卧24小时,术后48小时适当下床活动。术后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支架移位。 (2)饮食。全麻患者禁食,禁饮6小时,后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血压波动情况。若术后血压过高,可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若血压过低,则使肾血流量减少而影响肾功能,尽快找出血压过低的原因,观察是否有内出血、入量不足或降压药滴速过快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用药期间应注意凝血机制的监测,并严密观察有无皮肤、牙龈及消化道出血情倾向。 (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皮下血肿、瘀斑及假性动脉瘤。 a.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和瘤体大小的变化,每天1-2次腹部检查,如发现仍有搏动,腹部包块无变化甚至增大,提示可能为修复不全或内漏。若出现疼痛立即告知医生,痛突然加剧,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则提示有动脉瘤破裂的可能,积极组织抢救。 b.密切观察双下肢血运情况。术后每2小时观察1次双侧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温度、颜色及感觉运动情况。若出现肢体温度降低、皮肤苍白、末梢循环不良,应及时处理下肢急性动脉栓塞,防止肢体缺血坏死。 c.严密观察尿量、尿色,记录出入量。如患者出现少尿、无尿、血尿,剧烈腹痛、血便等,应考虑支架移位,覆盖了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而引起肾衰或急性肠坏死,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