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是养生还是伤身

时间:2021-4-12 19:04:2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泡脚真的好舒服啊~~

在泡脚的过程中,脚和腿部温度的增加会让动脉扩张,动脉血流量也随之增加,加速了下肢的血液循环,温暖的感觉也随之传遍全身。

既温暖又解乏,泡脚也成为了多数人冬天必做的一件事。

但是,能让大多数人舒服,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适合泡。

1

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栓的人

泡脚会更难受

动脉和静脉,就像人体内的交通左行道和右行道,血液在这两条通路中你来我往,井然有序,保证身体正常运转。

而在下肢部位的静脉中,有一道管理血液秩序的闸门,叫作“瓣膜”。瓣膜是一道单向门,正常的瓣膜只允许血液从静脉流向心脏。

但静脉曲张患者的瓣膜出了故障,这道“门”关不上了。

这时候,静脉里的血液开始瘀滞,血管内压力变大,久而久之就导致静脉壁扩张、膨出和迂曲,外表看就是小腿上“青筋暴突”,变成了“蚯蚓”。

泡脚时,温度的增加让动脉扩张,下肢的动脉血液流量也会变多。

但是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来说,本身的静脉里已经有点“堵”了。这种情况下,从动脉来的血量没办法从静脉顺利回流,结果就是血液瘀滞的情况更严重了,泡了脚反而更难受。

2

下肢动脉狭窄或者闭塞

泡脚会加重症状

除了静脉,“动脉道路系统”也可能出问题,常见的就是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

对于下肢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患者来说,他们的血管壁上可能沉淀、堆积了很多脂质斑块,这些斑块会让血管变得僵硬和狭窄,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完全闭塞,血管就会彻底堵死。

一条原本通畅的道路开始拥堵,血液难以顺畅流动,下肢就会出现供血不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下肢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患者,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反而会特别容易感觉“脚凉”,千万不要因为“凉”而选择用过高温度的热水泡脚。

局部升温会让动脉扩张,向心脏发起“供血申请”,可是血管已经堵住了,血液下不去,只会徒增组织的耗氧量让供血不足更严重,反而有可能加重症状,甚至坏死。

3

糖尿病足泡脚容易被烫伤

严重的可能截肢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根据缺血严重程度分为:缺血型、神经型和神经缺血型。

如果让他们自己泡脚,他们很可能会觉得“水不够热”,从而加温或者加更多热水,结果就是可能被烫伤。

如果是简单的烫伤,对普通人来说也就是疼几天,或者留个疤。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绝对不是小事:哪怕只是被烫个小水泡,都非常难愈合,还容易感染。

如果放任不管或者处理不当,真的有可能截肢!

注意:有以上三种疾病的人,不管是在家里泡脚,还是去足浴店、桑拿房,甚至是用电热毯、暖水袋,所有会给下肢加温的行为,都要尽量避免。

不过,虽然不能泡脚,正常洗脚还是可以的。

只要水温控制在37℃以下(用手感觉一下,温热但不烫手就行),洗完尽快用干毛巾把腿和脚上的水擦干,注意脚趾缝隙也要擦干净。

泡脚应遵守“

三不能”“两适度”原则

“一不能”

饭后不宜马上泡脚。饭后是不建议泡脚的,因饭后胃部的消化需要供血,泡脚会将血液引流到身体其他部位,极易导致消化不良,建议饭后一小时再泡脚。

“二不能”

泡脚不要看书、看电视。泡脚时看看电视、看看书报觉得十分惬意,也觉得这是合理利用时间。NoNoNo…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哦。因看书、看电视的时候需要集中精力,脑部要集中供血,脚部对温度感知也较差,建议泡脚的时候听听一些轻音乐,放松身心。

“三不能”

泡完脚不要马上睡觉。睡前泡个脚也是很多人的选择,泡完脚后我们都会认为身体暖了,直接盖上被子睡觉更能保暖,其实在泡完脚后,温度并未完全到达全身,此时建议对脚部、小腿做一些简单易行的按摩,让热量传到全身,在冬天这样睡觉更加保暖。

“一适度”

温度要适度。冬天泡脚大多数人都人认为也喜欢用非常热的水,但不知温度过高容易使血管扩张过度,回流过多,容易出现头晕、头胀,所以一般泡脚的温度建议在45℃左右。

“二适度”

时间长短要适度。我们都听着音乐,刷着抖音去泡脚吧!不知觉地就泡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然而过长时间泡脚不仅也会导致血液回流过多出现头晕、头胀,而且对皮肤也不好,容易出现局部皮肤干燥等问题,建议在20~25分钟即可。

安全泡脚,科学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jc/129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