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厚德载医 年7月中下旬,我院血管外科收住院一位78岁的老年男性患者,主要表现是左侧下肢疼痛敏感不能触碰、左侧足部发凉、左足皮肤局部溃烂。患者有糖尿病史16年,曾于年出现过左小腿活动后疼痛症状。年在外院行介入手术左侧股动脉支架植入治疗。年7月29日在完善相关检查及对症处理后于我院介入手术室行左下肢动脉造影,造影可见左侧股浅动脉及腘动脉内金属支架影,但支架无血流通过,有侧枝血管显影;左侧小腿只有一根血管腓动脉借侧枝显影;监测左下肢动脉血压明显偏低,只有正常血管30%的血流量。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运用顺行及逆行双向开通技术,成功打通支架内闭塞段及部分闭塞血管,行球囊逐级扩张后于二段支架之间再次植入支架接通血管。复查造影左侧大腿、膝关节部位及小腿血流恢复通畅。术后患者左下肢皮温较前明显升高,左下肢疼痛消失。经介入科、血管外科多学科联合,用微创的方法保住了患者的下肢。术后一周,患者左足皮肤溃烂处基本愈合,平安出院。 术前造影:血管支架内无血流,只有小的侧枝血管,无血管主干 术后造影:左侧大腿、膝关节部位及小腿血流恢复通畅 有一些老年人刚开始时主要出现活动后腿部酸疼,甚至走路一瘸一拐。特点是在行走约数百米至数十米后,出现下肢疼痛;病变继续恶化,就会出现在不运动的时候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加重;进入晚期后,脚上即使破了一点也不容易愈合,下肢逐渐出现坏死,最终只能截去坏死肢体,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专家提醒:它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形成,随着斑块不断增大,管腔逐渐狭窄,管道通畅性受到影响,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堵塞时,供应下肢的血流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上面所说的下肢缺血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例有逐年增多趋势。中国目前大约有万患者,估计每年还会继续增加约60万人。据文献报告,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5-20%,所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年的死亡率为10-15%,重症患者1年的截肢率达30%。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四大杀手。糖尿病可以增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3-5倍,并且病变严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此危险,一定要尽早就医。患者一定不要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这样一方面会延误病情另一方面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医院通过科学的检查手段确诊。比如动脉压力测定、下肢动脉彩超、CTA、核磁共振(MRI)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肢体动脉狭窄与闭塞。必要时医生还会建议行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利用X线准确的显示血管内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经诊断,就要尽早开始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治疗包括一般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包括戒烟、合理安排膳食、适当的步行锻炼,还包括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诱发下肢动脉硬化的疾病。 2、药物治疗:按时服用降糖药、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外,医师还会给患者开一些扩张动脉的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的药物,必要时开一些止痛药。 3、介入治疗:是指选择人体相对表浅没有病变的血管,如大腿根部的动脉、肘部的动脉等,用特殊的穿刺针穿一个小眼,从这个穿刺眼放入一些特殊的导丝和导管。在X线的监视下,到达病变血管。可以通过特殊的斑块切除导管切除堵塞血管的斑块,以及防止再狭窄的药物涂层球囊进行扩张治疗;对于较粗的血管,也可以用记忆合金支架治疗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介入治疗不是开刀,治疗后只在人体上留下一个穿刺的针眼,对血管以外的任何组织都不造成伤害,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我们介入诊断治疗科年通过微创介入治疗的各种血管病变患者约人次。 4、手术治疗:有些病变更加严重的患者仍然需要开刀手术,疏通狭窄的部位,有时需使用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搭桥”,将血液通过新建的“桥”重新输送到病变远端的血管。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防为主,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极大的降低发病的危险性:(1)戒烟;(2)低盐、低脂肪、低糖的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3)适当的健身锻炼可以防止血管老化;(4)善于调整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压抑;(5)注意保暖。 介入治疗的优势 1、微创性:仅通过血管穿刺、插管即可完成诊断和治疗,病人痛苦少,创伤很小。 2、疗效高、见效快:一旦介入治疗成功,疗效显著;管腔立即开通,伴随症状马上消失。 3、定位准确:所有操作均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可插管至病灶局部进行治疗。 4、可重复性强:一次性治疗不彻底或病灶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多次进行治疗以加强疗效。 专家介绍 刘兵元 刘兵元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石河子大医院放射介入科副主任,放射诊断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新疆医学会影像学分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学会医学影像学分会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放射诊断与介入治疗工作29年,对介入诊断、肿瘤介入、出血性疾病介入、血管介入、妇科介入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的专项能力培训证书。多年来发表科研论文23篇,参编论著3部,完成科研课题5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