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漏诊的一类糖尿病并发症下肢血管病

时间:2018-2-23 15:52:33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许多糖友有过这样的经历:走路时突然开始腿疼,必须要歇一会儿才能继续走路,继续走就又开始疼。只能走走停停,好似跛足间歇性发作,十分难受。有的糖友觉得这种现象只是腿部不适,其实,这可能是身体发出了警告,告诉糖友下肢动脉出现了问题。

什么是下肢动脉病变?

下肢动脉病变是外周动脉疾病(PAD)的一个组成成分,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通常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LEA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LEAD的危险性增加2倍。

由于LEAD与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动脉血栓性疾病在病理机制上有共性,如内皮功能的损害、氧化应激等,因此临床上这几种病变常同时存在,故LEAD对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有提示价值。LEAD对机体的危害除了导致下肢缺血性溃疡和截肢外,更重要的是这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病死率更高。LEA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事件,在确诊1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达21.1%。

糖尿病性LEAD的筛查

筛查的意义

早期筛查并发现LEAD可带来两方面的益处:一方面,通过适当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甚至避免LEAD的进展,阻止或延缓间歇性跛行、行走功能损害及足病的发生发展,降低截肢率;另一方面,筛查LEAD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减少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即冠心病和卒中的危险,降低病死率。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LEAD筛查与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筛查人群

对于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LEAD筛查。伴有LEAD发病风险因素(包如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或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更应每年至少筛查1次;对于有足溃疡、坏疽的糖尿病患者,不论其年龄,应进行全面的动脉病变检查及评估。

筛查方法

由于LEAD患者中仅10%~20%有间歇性跛行表现,大多数无症状,因此,仅根据症状来判定LEAD常会导致漏诊和误诊。目前研究表明,LEAD的筛查方法包括全面的动脉体格检查、间歇性跛行评分问卷、踝肱指数及动脉彩色超声(彩超)检查。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初步评估具有LEAD高危风险的患者,如:

-糖尿病患者行走时下肢无力、大腿或小腿肌肉疼痛以及间歇性跛行,应警惕罹患LEAD的可能。

-查体发现下肢尤其是膝关节以下体毛脱落、皮下脂肪萎缩、趾甲增厚、体位性皮肤发红等体征,应考虑患者合并慢性闭塞性动脉病变。

-肢端皮肤溃疡、剧烈疼痛、瘀点或瘀斑、小腿腓肠肌部位压痛及体位性水肿等提示肢端严重缺血。

糖尿病性LEAD的防治

LEAD的治疗目的包括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进展,预防心血管事件,预防缺血导致的溃疡和肢端坏疽,预防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间歇性跛行患者的功能状态。因此,糖尿病合并LEAD的规范化治疗包括三个部分:

一级预防--防止或延缓LEAD的发生,包括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年龄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如无药物禁忌证,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二级预防--缓解症状,延缓LEAD的进展,在一级预防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进行运动康复锻炼。

三级预防--血运重建,降低截肢和心血管事件发生,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各种血管重建手术。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对于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因此,必须加强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与规范管理()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哪里看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jc/89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