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考情点拨 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熟练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护理措施。 考点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病因不明,仅少数是急性肾炎发展所致。 发病机制: 1.免疫介导的炎症导致的肾实质损伤。 2.非免疫因素,如高血压、超负荷的蛋白饮食等。 考点二临床表现 1.尿液改变 (1)蛋白尿:本病必有的表现,尿蛋白量常在1~3g/d。 (2)血尿:多为镜下血尿,也可出现肉眼血尿及管型尿。 (3)尿量:一般在每日ml以下,肾小管功能损害明显者,夜尿增多。 2.轻、中度水肿:晨起多为眼睑、颜面水肿,下午双下肢水肿明显,轻至中度为凹陷性水肿。 3.高血压:部分患者以高血压为突出表现。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易造成肾功能损害,预后差;严重高血压可导致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高血压危象。 4.肾功能损害:呈慢性进行性损害。但可在感染、劳累、妊娠、应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接种等因素的诱发下急剧恶化。去除诱因后,肾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5.其他:患者可有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也可继发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考点三辅助检查 1.尿检查 尿常规检查示大量蛋白尿。定性:+++~++++;定量:24h尿蛋白定量测定3.5g(小儿0.05~0.1mg/kg·d),尿沉渣常见颗粒管型及红细胞。 2.血液检查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可升高。 3.肾功能 肌酐清除率可正常或降低,肾衰竭时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4.肾活检 可以确定病理类型。 考点四治疗要点 1.休息 严重水肿、体腔积液时需卧床休息。 2.饮食 采用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热量要保证充分,每日每千克体重不少于.5~.4kJ(30~35kcal/kg)。水肿时应低盐(食盐3g/d)饮食。 3.利尿消肿 利尿治疗的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凝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4.减少尿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直接降低肾小球内高压,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并延缓肾功能损害。 5.药物治疗 (1)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应用一定要遵从下列用药原则: ①起始用量要足。 ②减撤药物要慢。 ③维持用药要长,服半年至1年或更久,小儿常采用中疗程(6个月)或长疗程(9个月)。 (2)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最常用),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出血性膀胱炎及脱发,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男性)。 (3)其他治疗: ①一般情况下,非常规使用抗生素,但出现感染时,应选用敏感、强效且无肾毒性的抗生素。 ②血液出现高凝状态时,给予抗凝药物。 ③急性肾衰竭时选用透析治疗。 01 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生报名操作指导! 02 重磅丨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流程! 03 优鼎医护高分榜出炉!护考通过率超99.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