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血压监测及护理,要点都在这篇文章里了

时间:2022-6-30 14:40:30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导语

和临床常用的无创血压监测相比,有创血压监测可以提供连续、准确、及时的监测数据,因此在ICU等科室得到广泛应用。本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学习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要点。

适应症

适用于休克、重症疾病、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进行大手术或有生命危险手术病人的术中和术后监护、其他存在高危情况病人的监护。

优点

1、直接动脉压力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取值。

、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

3、患者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动脉压的突然变化。

4、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减少患者痛苦。

所需设备

合适的动脉导管、充满液体带有开关的压力连接管、压力换能器、连续冲洗系统、电子监护仪。

动脉内置入导管的部位及方法

(一)部位:常用于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其中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股动脉。

(二)置管方法:以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法为例

1、

用物准备

(1)动脉套管针(根据患者血管粗细选择)、1号或16号普通针头,5ML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治疗巾及1%普鲁卡因。

()动脉测压装置。

(3)常规无菌消毒盘。

(4)其他用物:小夹板及胶布等。

患者准备

(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其配合。

()检查尺动脉侧支循环情况,Allen试验阴性者,可行桡动脉置管。

(3)前臂与手部常规备皮,范围约cmX10cm,应以桡动脉穿刺处为中心。

3、

穿刺与置管

(1)患者取平卧位,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固定,腕部垫一小枕手背屈曲60度。

()摸清桡动脉搏动,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在桡动脉搏动最清楚的远端用1%普鲁卡因做浸润局麻至桡动脉两侧,以免穿刺时引起桡动脉痉挛。

(3)在腕褶痕上方1cm处摸清桡动脉后,用粗针头穿透皮肤做一引针孔。

(4)用带有注射器的套管针从引针孔处进针,套管针与皮肤呈30度角,与桡动脉走行相平行进针,当针头穿过桡动脉壁时有突破坚韧组织的脱空感,并有血液呈搏动状涌出,证明穿刺成功。此时即将套管针放低,与皮肤呈10度角,再将其向前推进mm,使外套管的圆锥口全部进入血管腔内,用手固定针芯,将外套管送入桡动脉内并推至所需深度,拔出针芯。

(5)将外套管连接测压装置,将压力传感器置于无菌治疗巾中防止污染。第4h局部消毒并更换1次治疗巾。

(6)固定好穿刺针,必要时用小夹板固定手腕部。

动脉内压力图形的识别与分析

正常动脉压力波形:正常动脉压力波分为升支、降支和重搏波。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正常值为-mmHg;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正常这60-90mmHg.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压力波形也随之变化,表现为升支逐渐陡峭,波幅逐渐增加,因此股动脉的收缩压要比主动脉高,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比上肢高,舒张压所受的影响较小,不同部位的平均动脉压比较接近。

监测注意事项

注意压力及各波形变化,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注意心律失常的出现,及时准确地记录生命体征。如发生异常,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测压时注意事项

直接测压与间接测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一般认为直接测压的数值比间接法高出5-0mmHg;不同部位的动脉压差,仰卧时,从主动脉到远心端的周围动脉,收缩压依次升高,而舒张压依次降低;肝素稀释液冲洗测压管道,防止凝血的发生;校对零点,换能器的高度应于心脏在同一水平;采用换能器测压,应定期对测压仪校验。

临床护理

1、

严防动脉内血栓形成

除以肝素盐水持续冲洗测压管道外,尚应做好以下几点。

(1)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均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以防凝血。

()管道内如有血块堵塞时应及时予以抽出,切勿将血块推入,以防发生动脉栓塞。

(3)动脉置管时间长短也与血栓形成呈正相关,在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后,应及早拔出。

(4)防止管道漏液,如测压管道的各个接头应连接紧密,压力袋内肝素生理盐水袋漏液时,应及时更换,各个三通应保持良好性能等,以确保肝素盐水的滴入。

保持测压管道通畅

(1)妥善固定套管、延长管及测压肢体,防止导管受压或扭曲。

()应使三通开关保持在正确的方向。

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穿刺部位每4h用安尔碘消毒及更换敷料1次,并用无菌透明贴膜覆盖,防止污染。局部污染时应按上述方法及时处理。

()自动脉测压管内抽血化验时,导管接头处应用安尔碘严密消毒,不得污染。

(3)测压管道系统应始终保持无菌状态。

4、

防止气栓发生

在调试零点,取血等操作过程中严防气体进入桡动脉内造成气栓形成。

5、

防止穿刺针及测压管脱落

穿刺针与测压管均应固定牢固,尤其是患者躁动时,应严防被其自行拔出。

并发症监护

1、

远端肢体缺血

引起远端肢体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其他如血管痉挛及局部长时间包扎过紧等也可引起。血栓的形成与血管壁损伤、导管太硬太粗及置管时间长等因素有关,监护中应加强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1)桡动脉置管前需做Allen试验,判断尺动脉是否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穿刺动作轻柔稳准,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必要时行直视下桡动脉穿刺置管。

(3)选择适当的穿刺针,切勿太粗及反复使用。

(4)密切观察术侧远端手指的颜色与温度,当发现有缺血征象如肤色苍白、发凉及有疼痛感等异常变化,应及时的的拔管。

(5)固定置管肢体时,切勿行环形包扎或包扎过紧。

局部出血血肿

穿刺失败及拔管后要有效地压迫止血,尤其对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压迫止血应在5min以上,并用宽胶布加压覆盖。必要时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30min后予以解除。

3、

感染

动脉置管后可并发局部感染,严重者也可引起血液感染,应积极预防。

(1)所需用物必须经灭菌处理,置管操作应在严格的无菌技术下进行。

()置管过程应加强无菌技术管理

(3)加强临床监测,每日监测体温4次,查血象1次。如患者出现高寒战,应及时寻找感染源。必要时,取创面物培养或做血培养以协助诊断,并合理应用抗生素。

(4)置管时间一般不应超过7d,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拔除导管

急危重症治疗学本账号为传播重症护理知识的学习交流平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zdyd/156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