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 第十节痔病人的护理 一、病理与分类 表3-8痔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 内痔 外痔 混合痔 病理 齿状线以上 齿状线下方,最常见血栓性外痔 齿状线上、下 临床表现 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痔块脱出 肛门不适、黏液分泌物;血栓性外痔:剧痛,肛周见暗紫色椭圆形肿物 兼有内痔及外痔的表现 内痔分为4度 Ⅰ度:无痔块脱出; Ⅱ度:痔块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可自行回纳; Ⅲ度:痔排便时脱出,无法自行回纳,需用手辅助; IV度:痔块长期脱出,无法回纳或回纳后又立即脱出。 二、辅助检查 肛门镜检查可确诊。 三、治疗要点 原则:①无症状痔无需治疗;②有症状的痔旨在减轻及消除症状,而非根治;③首选保守治疗,失败或不宜保守治疗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四、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多饮水,少饮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切忌久站、久坐、久蹲。 (2)热水坐浴。 (3)痔块脱出及时回纳,血栓性外痔者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 2.术后护理 (1)术后24h内可在床上活动,24h后可下床活动,避免久站或久坐。 (2)控制排便:术后3天尽量避免解大便,术后48小时内口服阿片酊以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之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如有便秘,可口服缓泻剂,忌灌肠。 (3)并发症:尿潴留、创面出血、切口感染、肛门狭窄。 第十一节肛瘘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大多数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发展而来。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肛门部潮湿、瘙痒,甚至出现湿疹。外口封闭,形成脓肿,脓肿破溃,症状缓解,反复发作是肛瘘的特点。 2.体征:在肛周皮肤可见单个或多个外口,呈红色乳头状隆起,挤压可排出脓液。 三、治疗要点 肛瘘无法自愈,必须及时治疗,具体方法有堵塞法及手术。 四、护理措施 1.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嘱病人局部皮肤瘙痒时不可搔抓。创面换药至药线脱落后1周。 2.术后予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温水坐浴: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早晚及便后坐浴(痔、肛瘘、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人坐浴液为1:高锰酸钾溶液,温度在43~46℃,每天2~3次,每次20~30min)。 4.扩肛或提肛运动: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内可用示指扩肛,每天1次。 第十二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人的护理 绝大多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源于肛腺感染。常见肛门周围脓肿,表现为持续跳动性疼痛、肿胀和局部压痛。局部穿刺抽脓有确诊价值。 无脓肿形成时可行非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后及早行手术切开引流,当脓液变稀,引流量小于50ml/d时,可考虑拔管。 告知病人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鼓励排便。 最后end阿虎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