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血液检验是判断人体各种功能状态及异常状态的重要手段,是临床常用的实验检查项目。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技巧是每一个护理人员熟悉的技术操作,静脉采血会导致哪些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一个护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是至关重要。 一、静脉采血的定义 静脉采血是将穿刺针插入静脉血管,抽取适量静脉血液用于化验检查的操作。静脉采血主要用于实验室检查,协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一种实施了数个世纪的医疗护理技术,目前仍是最常用的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之一。 二、静脉采血的目的 1、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液标本; 2、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依据; 3、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4、协助医生观察治疗效果; 5、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静脉采血的部位 1、浅静脉:上肢的肘部浅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腕部及手背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足背静脉。 2、深静脉:主要是颈外静脉与股静脉,多用于婴幼儿的静脉采血。 四、常见并发症的种类 1、皮下血肿; 2、意外穿入动脉; 3、局部感染; 4、神经损伤; 5、疼痛; 6、血栓; 7、晕血、晕针; 8、止血困难。 五、并发症的预防 (一)皮下血肿的预防 1、确保采血针完全刺穿静脉上侧血管(部分穿刺血管壁可造成血液通过针尖的斜面渗入血管周围组织) 2、拔出采血针前松开止血带; 3、按压止血时禁止揉搓,要求垂直穿刺点按压; 4、血标本采集期间保持静脉采血套件的位置固定; 5、应观察停止按压后血肿的形成情况,确定静脉穿刺点已经封闭; 6、在采血区域上覆盖纱布块并适度用力包扎。 (二)意外穿刺动脉的预防 1、熟知静脉血管的解剖结构,采集血标本操作符合规范; 2、尽可能选择穿刺条件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如误穿动脉,积极处理。 (三)局部感染的预防 1、静脉采血应用无菌技术,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 2、护士实施静脉采血过程中应带口罩、手套; 3、操作前后都应按照标准实行手卫生; 4、采血前,对于皮肤不清洁者先行皮肤清洁后,在进行消毒; 5、穿刺部位必须正确消毒,消毒后不可再次触及穿刺部位; 6、消毒剂自然待干后再行穿刺采血; 7、拔掉采血针,采血后无菌脱脂棉签或无菌纱布必须在穿刺部位至少保留1-2min; 8、采血器具一人一用,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神经损伤的预防 1、在熟悉血管神经解剖知识的基础上,小心操作,进针时避免过快或过深; 2、避免病人在采血过程中移动身体。 (五)疼痛的预防 1、在采血前做好解释工作,是病人保持平静、放松; 2、提高静脉采血技术,缩短采血时间,减少采血失败; 3、采血过程中,与病人适当沟通,分散其注意力; 4、采血完毕,告知正确按压穿刺点,避免揉搓,减轻局部疼痛感。 (六)血栓的预防 1、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具; 2、避免反复穿刺; 3、穿刺过程中避免随意调整针头; 4、采血后正确按压穿刺点,避免揉搓; 5、避免穿刺后肢体活动过度;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