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吃出来的

时间:2016-11-24 21:43:4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卒中,是许多国家排在前位的人口死亡原因之一。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机制有很多,而血小板激活、聚集以及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其中最主要的机理。

胃肠道内有大量微生物,在过去十多年里人们将大量的研究热情和兴趣投注在这个领域,想要了解它在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饮食中的磷脂酰胆碱、胆碱、肉毒碱等营养物质经过肠道内微生物代谢后生成三甲胺(TMA),TMA经肠道吸收在肝内由含黄素单氧化酶(FMOs)转化为N氧化三甲胺(TMAO)(图1)。饮食中的肉和蛋的摄入可以显著升高TMAO水平,并与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正相关。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血TMAO水平,而停止抗生素治疗后TMAO再次升高。这些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在TMAO的生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已有研究表明,TMAO有原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特异性胆固醇的堆积和泡沫细胞的形成,从而导致了脆性斑块生成。

近期有学者发表了饮食构成,TMAO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得出血浆TMAO水平与血栓形成风险相关。进一步的,他们发现即使在生理浓度下,受血流剪应力刺激,TMAO可以提高血小板活性。另外,血小板直接暴露于高浓度的TMAO中会导致细胞内蓄钙池释放钙离子,后者又强化了刺激依赖性血小板激活。

当给实验小鼠喂食胆碱饮食,肠道微生物源性TMAO增强血小板反应性,促进血栓形成,但是同时给小鼠喂抗生素或使用无菌小鼠做实验都不能得到前述结果。而为无菌小鼠移植从其他小鼠粪便中提取的肠道微生物后血栓风险也显著提高。真核细胞中TMAO的受体还没有被发现,该研究意外揭示了饮食、肠道微生物、血小板活性、血栓风险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有资料显示3,3-二甲基-1-丁醇抑制肠道微生物生成TMAO,从而减轻胆碱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学者发现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男性和胰岛素抵抗的肥胖雄性小鼠的FMO3升高。FMO3基因敲除小鼠可以预防高糖血症、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FMO3是调节肝胆固醇代谢的中心环节,可以选择FMO3为靶点以降低TMAO水平,这似乎可以作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的潜在方案。

目前还不确定现有的研究证据是否已经充分,可以用来指导临床实施降低TMAO的治疗方案。所以,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除饮食和微生物之外对,其他影响TMAO水平的因素。另外,胆碱对许多细胞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临床研究需要证明降了饮食中的胆碱摄入,是否对人体有益。但是不管怎样,新的发现中肠道微生物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似乎在印证着一句名言:个体为饮食所决定。

NEJM23June,作者:HerbertTilg等

编译:医院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特约译者韦忠平

原文刊载于NEJM23June,:-

投稿邮箱:ninglei

medical-lighter.







































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yf/17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