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91860.html 前言:复发性流产指妊娠20周前有2次及2次以上连续自然流产,是指临床上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5%。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认为复发性流产患者具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一、易栓症定义 易栓症是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具有高血栓栓塞倾向。可以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增高和纤溶功能异常降低,使凝血,抗凝,纤溶三大系统发生紊乱。 二、易栓症导致复发性流产原因 易栓症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两类,或两者同时存在。复发性流产与易栓症有较强的相关性。超过两次以上妊娠失败的患者,其易栓症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表现为高凝状态,并伴有血栓形成倾向。 三、遗传性易栓症 1.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是导致妇女血栓栓塞及相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增多的主要原因。 2.遗传性易栓症有两大类:一类是基因突变导致静脉血栓栓塞,凝血因子V突变最为常见,其次是凝血酶原基因(PGM)突变,此类型突变是西方人群中最常见的遗传性易栓因素;另一类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最常见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是由于先天性抗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纤溶系统缺陷或代谢障碍所致;危险因素主要有蛋白S缺乏,蛋白C缺乏和抗凝血酶缺陷遗传性。二者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动静脉血栓栓塞。 3.抗凝血酶缺乏:抗凝血酶除抑制凝血酶外,还抑制凝血因子IXa,Xa,Xia,XIIa以及与组织因子结合的因子VIIa。女性孕妇AT缺乏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比其他遗传性血栓形成更高。44%~94%未经治疗的AT缺乏的妇女在妊娠期都会经历一次血栓形成事件。 4.PC和PS缺乏:PC和PS均属于在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蛋白C缺乏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对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0~15倍,蛋白S缺乏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性增加有关,蛋白C和蛋白S缺乏引起蛋白C抗凝系统不能被激活,增加r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四、获得性易栓症 抗磷脂综合征(APS):抗磷脂综合征是指血清中出现抗磷脂抗体的同时伴有妊娠丢失、动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之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免疫因素。其机理认为是抗磷脂抗体介导激活血液高凝状态,形成多发性胎盘血栓、梗塞和螺旋动脉血管病变,导致胎盘功能不足,从而使胚 胎缺血死亡而流产。由于复发性流产以及静脉血栓形成,暂时的抗磷脂抗体阳性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五、易栓症导致复发性流产因素的检测 复发性流产的妇女比一般正常足月妊娠具有更为明显的高凝现象,并伴有血栓形成倾向。这种高凝状态可以引起凝血功能的异常增高和纤溶功能的异常降低,因此发生血栓的可能性更大。 1.针对复发性流产妇女首先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与家族史。 2.检测临床常见的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 PT,APTT 反映凝血系统较为常用和敏感的筛选试验 TT 反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变为纤维蛋白所需的时间 FIB 血浆黏滞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在血小板的聚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ATⅢ 人体重要的抗凝物质,主要作用是抑制或灭活凝血因子及纤溶酶、血小板聚集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单体活化后,再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增高说明存在继发性纤溶过程 抗心磷脂抗体/凝血法检测狼疮抗凝物 复发性流产妇女应同时检测是否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前者的检测通常以心磷脂作为抗原。狼疮抗凝物筛选试验:(1)APTT;(2)蝰蛇毒磷脂时间;(3)白陶土凝固时间;(4)组织凝血活酶抑制试验。抗磷脂综合征阳性诊断标准是指出现2次以上抗磷脂抗体阳性,其时隔6周或以上 PC/PS 蛋白C和蛋白S缺乏引起蛋白C抗凝系统不能被激活,增加r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参考文献: [1]朱铁楠,赵永强,丁秋兰,等.汉族人群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活性水平及活性缺乏发生率的研究[J].中华血液病杂志,,33(2):- [2]徐勇,霍梅,方红辉.习惯性流产妇女活性的蛋白C抵抗、凝血因子Ⅴ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6:-.[15]DeVriesJI,vanPampusMG,HagueWM,etal.Low-molecularweight [3]heparinaddedtoaspirininthepreventionofrecurrentearly-onsetpre-eclampsiainwomenwithinheritablethrombo?philia:theFRUIT-RCT[J].JThrombHaemost,,10(1):64-72. [4]BrennerB.Clinicalmanagementofthrombophiliarelatedplacentalvascul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