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辛劳一生的母亲

时间:2023-3-22 14:44:00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02013.html

文:王国斌丨图:网络

农历十月二十九,是母亲去世的祭日。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七个年头了,时间不但没有冲淡对母亲的思念,反而愈加强烈。每当回到老家,目睹母亲生前住过的老房子、用过的旧物件,仿佛母亲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以前回家进院就喊娘,不管门是开着还是关着,我总会习惯性地大声叫一声娘,从里面传来一声亲切而喜悦的“哎”,我的心头便有了依托。因为有母亲在,我们始终感觉母亲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就是母亲。

岁月匆匆,人生苦短。如今自己也到了人生之秋,深知养儿育女的不易。每每想到母亲一生经历的艰难困苦,愧疚之心油然而生。很久以来,虽以前写过对母亲的回忆文章,但感觉还有好多没有忆出来。借今年母亲祭日期间,想写些文字以示祭奠,也算是子女对母亲微薄的纪念。

母亲一生勤劳、善良,为人和善,通情达理,从来没有和邻里乡亲红过脸、吵过架。她对父亲百依百顺,对儿女呵护有加。她一生历尽艰辛,却正视困难、从不抱怨。她出身富家,却生活俭朴、勤俭持家。她身材瘦小,却刚强能干、不屈不挠。她竭尽全力把七个子女抚养成人。她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母亲出生在当地一富裕人家,娘家有土地百亩、骡马成群,常年雇佣长短工。现在依稀还能看到部分高墙大院的遗迹,虽然家境败落,房屋破旧不堪,但在上百年的当时,显然是富裕家族,解放土改时划为富农。

这样的家庭,多是旧式的教育和家风,母亲作为女人地位自然是最低的,舅舅们都有文化,只有姨她们没有读过书,很小裹小脚后又放了,留下了不大的脚。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勤劳、善良、逆来顺受的性格。

母亲大概十六七岁就嫁到了我家,我祖上也是富裕大户,家族大、人口多。我太爷、爷爷两代单传,父亲兄弟三人。奶奶管家,一大家子十多口人,农忙时节还雇有短工。母亲嫁到我家后就被安排到厨房,大母她们轮流为一大家人的伙食,一日三餐,非常辛苦,但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好景不长,爷爷身体不好,加之大伯又分开了家,数年光景,家财败光。好在因祸得福,土改时一贫如洗,成了贫农,从此母亲就与贫困为伴。

解放后,我们就分家自立门户了,当时只分得一间半房,家徒四壁。我们家姊妹多,且都年幼,壮劳力少,每年分得的粮食自然很少,五六十年代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青黄不接时东借西借,常常还要饿肚子,即使在那种条件下,母亲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尽量把全家人的伙食安排得当。

听母亲说,58年父亲饿晕在地里,差点丢了性命,幸亏好心邻居借给我家一升谷子(大约10斤),救了父亲一命。父母到死仍然感激这位好心邻居,还嘱咐我们别忘记恩情。

我记事已经到了70年代了,那时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没日没夜的干活。此时大哥、二哥已经结婚,我和三哥还在读书,下面还有两个年纪尚小的妹妹,家里人口多,只有哥嫂和大姐挣工分,每年分得人均口粮更少。母亲经常是饿着肚子去干活,干完生产队的活,还要私自去挖野菜。母亲身材瘦小,脚又不大,走路非常吃力。在生产队较远的地里干活,中午经常回不了家,夏收时节,烈日炎炎,就在麦垛下休息片刻,吃点干粮。

夏天在地里干活最怕暴雨,一看天色不对,暴雨来临,人家身强力壮的就跑回家了,像母亲脚小行动不便的,遭受雨淋雹打是家常便饭。

更可怕的是我村的地不是河坡地就是山岗地,河里泥泞岗高路险,一遇暴雨就山洪暴发,我亲眼看到过一头牛被洪水冲走的可怕场面。所以每次暴雨,一家人就提心吊胆,看到母亲艰难地回到家,我们又喜又难过。

到了70年代后期,全国农业学大寨。利用冬季农闲季节,把农民集中到十里以外的山上打石头拉石头修水渠。说是农闲,比农忙时节更忙更苦。

因为路远,天不亮就要出发,收完工回到家已伸手不见五指,用披星戴月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段时间父母顾不上家里,孩子一天两头也见不到大人,全家人的饭是只有两个嫂子轮流负责。

我家去工地要经过很长很陡的一段坡路,冰天雪地,山岗路异常难行,为安全计,她们都是手拉手匍匐摔跤受伤也是难免。

整个冬天,哥哥姐姐们坚持一锹一锹地挖冻土、修梯田。手裂口流血,每天还忍着剧痛去干活。想起此事此景,至今我的心还在滴血!这样的艰难岁月好不容易熬到70年代后期,农村土地承包。家里的生活稍有改善,也就是勉强解决了温饱,并倾全家之力供我上学。姐妹们也都没有读多少书,早早地在家劳作,父母虽然到了暮年,生活不富裕,但精神上有了希望。这段时间,母亲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

记得我小时有一次生病,母亲背起我步行来回几公里到公社卫生院就诊,躺在母亲脊背上睡觉成了我最幸福的回忆。

我早年上班后,母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思念儿子成了母亲精神上最大的折磨,每次当我快要回家,母亲就到村边的高台上眺望等候,直至我回到家里。短暂的团聚,离别之际更是难舍难分,每次母亲都要坚持到村边目送我消失的背影,大姐嘱咐我千万别回头,然后又是好长时间的思念等候……

从上班又求学开始,我一般都是半月一月回家一次。母亲最高兴的事就是我回家看她。母亲有一个看不见描金的嫁妆箱,那是她最珍贵的物件。里面有她陪嫁的简单东西,当时也算是很好的嫁妆。但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未穿戴过。母亲去世后整理遗物时,竟然发现有些小东西都收藏于此。可见母亲对我们的深情厚念。我只言片语的寸草之心,永远也报答不了母亲三春养育之恩。

年少时,很少去留心母亲长什么样子,因为她是离你最近的,最贴心也最熟悉的,从没感觉母亲的变化,也不曾记得母亲何时有了白发,何时有了皱纹,何时牙齿脱落,何时弯下了挺直的脊梁。直到有一天自己轻轻抱起病中瘦弱的母亲,就像母亲小时候抱我一样,才感觉到母亲老了。

到了年初期,由于母亲年轻时过度操劳,晚年病痛缠身,高血压后遗症经常是晕起来无法走路,痛得彻夜难眠。刚开始在村里抓些药,时好时坏,形成了多次脑血栓,到医院住过几次院,留下了偏瘫,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得了老年痴呆症,也没有彻底治愈,直至撒手人寰。

如果说母亲的上半生是与辛劳相伴的话,后半生则是与病痛为伴。母亲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便是那永不言苦,从不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儿。十多年间,我们对母亲的思念没有因时间流逝而消失,因空间变化而淡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gvlen.com/xswh/16268.html
------分隔线----------------------------